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448)
报纸(2301)
学位论文(137)
图书(107)
会议论文(4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101)
历史名人 (1835)
地方风物 (34)
宗教集要 (21)
红色文化 (17)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11)
按年份分组
2014(686)
2011(548)
2010(571)
2009(508)
2005(168)
2004(143)
1993(35)
1982(44)
1958(4)
按来源分组
戏曲研究(59)
剧影月报(43)
羊城晚报(16)
书屋(6)
浙江工人日报(4)
文学界(人文)(2)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
学术问题研究(1)
星火(1)
牡丹亭》与江西大余
作者:熊承忠 岳忠唐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南安  大余县  汤显祖  江西  太守  徐闻  柳梦梅  园林  至情 
描述:更而演之”之说;还有的专家考证《牡丹亭》传奇很可能出于明何大抡《燕居笔记》卷九之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这些都是可信的。值得注意的是“稍为更而演之”绝不是参照别人的作品信手挥来。“更”、“演”
牡丹亭还魂
作者:明·汤显祖原作 吴祖光  来源:十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还魂
走出牡丹亭-汤显祖和他的世界
作者:徐保卫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自恋情结  杜丽娘  艺术天才  人格  戏剧创作  心理学  牡丹亭  梦境描写 
描述:如果赞赏并研究汤显祖的艺术天才,而不把他身上乍看起来似乎与他的戏剧无关的某些因素(包括那些明显属于病态的成份)统统包括进去,那么所作论断就会显得不够准确,不够全面。从纯粹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汤显祖显然存在着某种人格变态倾向,他所创造的杜丽娘就是这样一个具有自恋情结的形象。据说当他创作的那部不朽巨著
从《白话西厢记》的质疑说到《白话牡丹亭》的发现
作者:魏绍昌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白话小说  牡丹亭  质疑  长篇小说  吴趼人  作者署名  六十年代  研究资料  作品 
描述:庄的"南海先友公墓"中发现了吴趼人墓,很快就收到了一封并不相识的周壬林先生的来信.周先生对我的这次发现非常高兴,知道我要编篡吴趼人的史料,表示亟愿支持,但因身在病中,寄来了
一个走不出去的圆圈--《牡丹亭》情理建构的文化心理批判
作者:冯文楼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人格  认同  普遍性  人性  实践理性  文化心理  道德规范  牡丹亭  心理情感  理性选择 
描述:场上对古代文学创作中的同类现象进行了文化反思与探讨。
托意梦幻,震聋发聩-谈《牡丹亭》《邯郸》的梦幻艺术
作者:唐云坤  来源:影剧新作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托意梦幻,震聋发聩-谈《牡丹亭》《邯郸》的梦幻艺术
论汤显祖的《邯郸
作者:刘方政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汤显祖的《邯郸
别有洞天——宜丰洞山
作者:余萍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洞山  良价禅师  江西宜丰  曹洞宗  墓塔  公元  渠桥  浙江诸暨  僧众  丁丑 
描述:山问法,其中有一高徒法名本寂,学成后往抚州曹山,又建禅寺,广招门
南城宋陈肃墓清理
作者:霍晓冰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故都  至和元年  元宝  图版  大理寺  抢救性  雅州  拓本  朝北 
描述:今年6月8日,王家围朱家排村一座古墓被盗。我们闻讯后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知其为宋故都官陈肃之墓。该墓座落在距县城4公里的万坊乡朱家排村西南约500米的山坡上,座南朝北。
《游褒禅山》的构思艺术
作者:朱开发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成功原因  核心环节  游览  构思艺术  作者  游记  褒禅山  有机整体  主旨 
描述:一次不得极游之乐的游览,虽然也看到一些奇景,但末看到那更为“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谁不后悔、遗憾,甚至埋怨、责难。而王安石就没有停留在“不得”之悔上,更没有去“咎其欲出者”,而是存疑于心,感叹古人“往往有得”之真谛,反思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