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偶研究史漫谈
-
作者:孙建友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偶 研究史 对偶式 当句对 墨子 律诗 齐梁 现代汉语修辞学 叠韵 艾南英
-
描述:角度看,这种“比辞而俱行”的方式可以包含对照、对偶等含义。这些手法,在先秦历史散文中就已常见。如《周易·系辞传》:“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这段解释自然现象
-
谈谈对偶修辞
-
作者:夏飞 来源:新作文(高考作文智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方式 对偶 修辞方法 王安石 对联 对仗 桃符 诗
-
描述:概念介绍对偶也叫做对仗,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词组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俗称对子。对联用的就是对偶修辞方法,对联的源头是门神,后来演变成桃符,
-
试论八股文的起源
-
作者:秦旭卿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股文 汉民族文化 对偶 科举考试 王安石 起源 试帖诗 中国文化 语言特点 古代汉语
-
描述:等的两句话;排比则是平行
-
关于“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来源
-
作者:蒋东永 于洪珍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律诗 互相影响 对联 古代诗歌 对偶 孔融 文体 独立 晏几道 对仗
-
描述:古时文人骚客将吟诗作对视为风雅之举,联和诗作为独立的文体,各有所长,互相影响。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格律诗有某些相似。而对联讲究对偶,格律诗同样讲究
-
“明月”“别枝”新解
-
作者:赖子绣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树枝 新解 解释 对仗 对偶 明亮 辛弃疾词 王安石 中学语文 九年义务教育
-
描述:,也叫边枝”。姑且不论“明亮的月光”与后文“两三点雨山前”是否矛盾,依此解释全词也不符合客观规律。明亮的月光是不会“使鸟鹊都惊飞起来”的,因为月光不如手电光那么突然强烈,半夜里的鸟鹊早已习惯了月光,即使再明亮的月光也不会把鸟鹊吓醒。自然界中的蝉只会在白天才不停地叫,夜里是难得鸣叫的。 之所以有人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