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同是咏“鱼” 寓意不同——品味两首咏“鱼”诗
作者:傅望华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鱼“诗  寓意  王安石  《鱼儿》  白居易  《涧中鱼》  文学评论 
描述:意蕴,借“鱼”说理的深刻寄寓。
雄健冷峭 寓意深远——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作者:董海峰  来源:阅读与鉴赏(教研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陵怀古  王安石  赏析  寓意  画图 
描述: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桂枝香·金陵怀古
文人的悲剧——柳宗元《黔之驴》寓意新解
作者:易思平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宗元  《黔之驴》  文人  司马迁  悲剧  “建安七子”  柳宗元寓言  《三戒》  王安石  唐玄宗 
描述:这篇寓言的寓意有重新解读的必要。 《黔之驴》是柳宗元寓言《三戒》之一,另两篇分别是《临江之麋》和《咏某氏之鼠》。这后两篇的故事大致相似:临江之麋,依仗主人宠
《紫箫记》与《紫钗记》政治寓意之比较
作者:朱仰东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箫记  紫箫记  紫钗记  紫钗记  政治寓意  政治寓意 
描述:汤显祖在由《紫箫记》到《紫钗记》的创作过程中寄寓着其政治思想的转变,这可从三个层面探讨之:从政治批判力度看,由借史隐喻转变到直书批判,批判力度加强了;从问题的解决方式看,以反抗代替了宗教求索,更富抗争性;从理想政治的角度考虑,作者开始由正面颂圣转向了对“时主”的讽谕。
略论中国古代咏物诗
作者:刘继才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物诗  艺术形式  胡应麟  艺术特征  大发展  沈德潜  六朝  山水诗  寓意  特点 
描述:上争得应有的地位,而且也愿为当前咏物诗的创作提供一些借鉴。一我国咏物诗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的年代颇早。明胡应麟说:“咏物起自六朝。”王夫之说:“咏物诗,齐梁始
鱼书欲寄何由达
作者:沈鸿雁  来源:中国邮政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鱼书  梨花  油漆涂饰  晏殊  池塘  院落  宋代  寓意  禁烟  远山 
描述:子不再遇见了,坐在美丽车厢里的人如同峡云不知漂到何处去了,只好任凭她去到哪里,我和她会见的地方是在月光如水的梨花院里,那正是春风和煦的柳絮池边。后来到了夏天,院里梨花落了,晚上出
互联网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支部生活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景山区  廉政文化  寓意  左宗棠  王安石  勤政  范公堤  故事  周公旦  景区 
描述:风雪边关"等三个故事。廉政篇以王安石《梅花》为题,用梅花不与百花争妍、
江天奇景寓意深——苏轼《游金山寺》意蕴审美□李金坤
作者:暂无 来源:镇江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江天奇景寓意深——苏轼《游金山寺》意蕴审美□李金坤
大宗伯与姬蜀郊祭:三星堆大铜人造型寓意及其他
作者:庞永臣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星堆  宗法制度  铜人  宗庙  《周礼》  蜀国  五帝时代  殷墟卜辞  造型特征  《史记》 
描述:试去打通前人论蜀史之梗塞,初步指出蚕丛是帝颛顼之子,帝舜是蚕丛之嫡玄孙,早蜀三王为姬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