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析李觏的伦理思想
-
作者:赖井洋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礼 礼 伦理 伦理 利益 利益
-
描述: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伦理思想是从实际的物质关系中产生的,并对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产生反作用。11世纪中叶的思想家李觏从实际物质利益出发阐明道德的起源,并力倡功利主义,强调礼的作用,注重生民的物质利益,其思想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对今天的社会经济生活也有一定的意义。
-
试论李觏法制思想的伦理意义
-
作者:靳晓娜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刑法 刑法 一致于法 一致于法 宽容 宽容 公正 公正
-
描述:李觏的法制思想首先强调“刑”“礼”相辅,反对重刑,体现了宽容精神。他还提出“天子与天下共法”即“一致于法”的主张,反对救赎,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公正。这些观点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但由于他不可超越的时代局限,也有诸多不足。对此后人应认真研究,以服务于现实。
-
论盟誓制度的伦理与孔子信义学说的形成
-
作者:田兆元 罗珍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盟誓 周礼 孔子学说 信义
-
描述:盟誓制度是周礼的一部分,周王室借助这种体制建立起与诸侯国间彼此的信任关系。盟誓对人们的约束,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宗教与道德层面实现的,它的伦理核心是信义。孔子重视盟誓,参与盟誓,企图以盟誓救世道人心
-
“亲近穷人”应是教育的核心伦理
-
作者:暂无 来源:职业技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伦理取向 穷人 亲近 教育制度改革 教育改革 专题研讨会 管理学院 大学教育 制度建设 产业化
-
描述:”。[第一段]
-
刘绍先到甘洛县调研
-
作者:薛春 来源:凉山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 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文化 县政协 计生队伍 工作现状 家庭 部门领导 群众意见 工作情况
-
描述:本报讯 11月27日,全国政协常 委、原省政协副主席刘绍先率省政协人 口与环境委员会等一行在州、县政协和 相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深入甘洛县前 进乡桥头村、新市坝镇阿加衣村、新市 坝人口文化院等地就该县探索人口计 生工作新机制、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 和落实奖扶政策等工作进行调研、征求 基层干部群众意见
-
家长应是孩子性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
作者:邓秋军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家庭教育导读)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少年性教育 第一责任人 家长 中学生 未成年人 性知识 性意识 教育工作者 家庭 学校
-
描述:题。那么如何开展中学生的性教育?家长应该如何帮助青少年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希望家长、教育工作者以及各界人士和我们一起来关注并探讨这个问题。
-
写给母亲
-
作者:周礼华 来源: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母亲 弃婴 双亲 县城 家庭 父母 幼年 农村 周礼 耕耘
-
描述:写给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