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风雅之致的审美追寻——评刘绍瑾《复古与复元古》
作者:徐国荣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古  复元古  审美 
描述:风雅之致的审美追寻——评刘绍瑾《复古与复元古》
解读徐渭、凡高与石鲁——论精神失常对画家创作之影响
作者:何循真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疯癫  精神失常  画家  艺术 
描述: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但在正常状态下 ,画家的感情与品质 ,仍能通过其作品透其真性情
受教育的过程 应是审美的过程
作者:蔡子谔  来源:河北教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教育  素质教育  感悟能力  意志力量 
描述:受教育的过程 应是审美的过程
梦思:审美至情体验
作者:邹元江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  审美体验  牡丹亭  杜丽娘  戏曲研究  生命历程  戏剧家  生命体验  邯郸 
描述:汤显祖擅长造梦境,《紫钗记》、《牡丹亭》、《南柯梦记》和《邯郸梦记》皆以梦入戏,被称为临川四梦。汤显祖说:因情成梦、因梦成戏。这被明清以来的曲论者、戏剧家作了种种解释、阐发,今人总括而论,认为这两句话揭示了主情派戏剧家编织戏曲情节的奥秘,是我国古代梦学说中最重要的内
至情之花:吴炳和他的戏剧创作
作者:武文玉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创作  论争  至情  临川派  剧作家  汤显祖  沈璟  戏剧史  派别  艺术 
描述:极大影响了后来者创作的著名戏剧论争,而是继承。吴兵生活在中国戏剧最繁荣和成熟明代后期,从小就热爱戏剧,醉心于汤显祖《牡丹亭》所表现的那种饱含着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至情,而且,临川派在戏剧创作上所追求的至情直接影响了他本人的戏剧观念,吴炳一生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笔下的“梦幻”
作者:姚跃龙  来源:艺海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幻  汤显祖  莎士比亚  东西  人物内心  戏剧  鬼魂  舞台形象  剧情  艺术 
描述:戏剧是一种以创造完整的舞台形象为目的的综合性艺术。它受到舞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在尊重这种限制的同时,打破这种限制掌握舞台时空辩证规律,便是剧作家们进行创作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处在地球东西两端,而又
论古典诗歌中的巧拙之辩
作者:成曙霞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论  古典诗歌  情欲  对立  周礼  自然  艺术  强调  《说文解字》  论题 
描述:论古典诗歌中的巧拙之辩
试论王安石晚年禅诗的艺术成就
作者:屠青 毛建军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禅诗  佛禅  禅理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中期诗坛上一位重要诗人。在他留传下来的 16 0 0多首诗篇中 ,其中言及佛理与禅趣的诗就有 10 0余首。这些禅诗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可谓“自成一体”。王安石晚年禅诗的艺术成就
千古绝调话《圆驾》:谈《牡丹亭·圆驾》的艺术特色
作者:陈文珍  来源: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团圆  大团圆  情与理  情与理  荒诞  荒诞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圆驾》写了杜丽娘、柳梦梅的团圆 ,但这是不了了之的团圆、荒诞的团圆 ,其独特结局的形成 ,与明代中期开始的审美情趣的发展有关 ,也反映了汤显祖创作思想的矛盾。本文对深入研究汤显祖
千古绝调话《圆驾》--谈《牡丹亭圆驾》的艺术特色
作者:陈文珍  来源:三明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团圆  情与理  荒诞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圆驾>写了杜丽娘、柳梦梅的团圆,但这是不了了之的团圆、荒诞的团圆,其独特结局的形成,与明代中期开始的审美情趣的发展有关,也反映了汤显祖创作思想的矛盾.本文对深入研究汤显祖的创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