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江医萃 内科名家陈道隆学术经验集
-
作者: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所 来源: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医内科 中医内科 经验 经验 中国 中国 现代 现代
-
描述:申江医萃 内科名家陈道隆学术经验集
-
京剧与当代审美
-
作者:胡笑蓓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当代审美 京剧程式 中国近代史 中国京剧 花雅之争 人文主义 社会价值 审美感应 历史 汤显祖
-
描述:汉卿那样“感天地而泣
-
乡土文学:一个独具审美特质的文种
-
作者:陈昭明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文学 审美特质 现代意识 乡土精神 民族文化 二十世纪 刘绍棠 乡土作家 文化精神 赵树理
-
描述: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注视,评著相继问世,论文层出不穷。然而,在这样繁盛热闹的景观里,却出现一种相悖的现象:一方面对乡土文学既有宏观的勾勒,又有微观的透视;既作历史的探究,又予现时的论述。一方面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越来越使人困惑不安,这就是乡土文学这一概念本身尚未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论界说,缺乏对乡土文学概念的内涵意蕴和外延指向的科学限定,致
-
真善相融的规讽性审美原则——中国古代政治讽刺诗的审美特色
-
作者:陈华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政治 政治讽刺 讽刺诗 诗经 审美原则 王安石 我国古代 审美主体 相融 思想影响
-
描述:中的真与善的相融,既是审美主体审视审美客体的基本原则,也是调整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使审美客体更好地为审美主体服务的指导思想。真与善在政治讽刺诗创作中,一方面,表现为“情景合一”;另一方面,这种情
-
陈道同治疗中风经验琐谈
-
作者:陈道同 牛占海 原学胜 来源:中原医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风 陈道同
-
描述:属于肝”。风证之产生,无论何种原因,必累及肝经,始能生风。故临证常常首从肝经入手。根据辩证,用紫胡、黄岑、生地、栀子等疏肝清肝,用钩藤、天麻、全蝎、僵蚕等平肝熄风;用杞果、白芍、山茱萸、珍珠粉、珍珠母、石决明等滋阴潜阳;用当归、熟地、蒸首乌、鸡血藤等养血柔肝。二、脾为生痰之源,治痰当健脾:“脾主运
-
刘绍武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
-
作者:岳天明 张香梅 来源:山西中医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解毒汤 主要表现 疗效显著 雷诺氏征 中医师 清热解毒 祛风除湿 关节痛 金银花
-
描述:肝、肺、肾等脏器。刘老认为此类患者大多烦躁易怒,遇风湿则病情加重,综合诸多表现,属于内有肝气之逆,外有风湿之扰,郁久化火成毒终至整体失调,治当解郁扶正,协调整体,清热
-
杨泽民老中医治疗肝功能异常的经验
-
作者:洪哲明 来源:云南中医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肝功能异常 中医药疗法
-
描述:杨泽民老中医治疗肝功能异常的经验
-
王益谦治喘经验
-
作者:张莉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喘证 中医药疗法 王益谦
-
描述:喘证分别以温肺化饮、清金化痰、宣肺平喘、宣敛兼施及补肾培土生金法治疗,并附治验实例。
-
周鸣岐运用化瘀解毒法治疗皮肤病经验
-
作者:周升平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皮肤病/中医药疗法 @周鸣岐 @化瘀解毒
-
描述: 家父周鸣岐,业医50余载,对皮肤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对皮肤顽疾能独运匠心,见微知著,洞察症结,擅用化瘀解毒之
-
刘韵远教授治疗小儿痰饮咳喘的经验
-
作者:刘慧丽 来源:北京中医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儿童 痰饮证 咳喘 中医药疗法
-
描述:主要与肺牌两脏功能失调有关,影响了津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以致水湿停聚而成。因为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脾常不足”,脾虚则肺气弱。脾阳不振,健运失职,水湿不化,上犯于肺,肺失宣降,上焦水津不能通调与布散,停聚于肺,而为痰饮。临床表现症状有以下几点: 1.面色苍黄或晄白:常见于天庭、鼻柱两侧,或颊部表现较明显,其面色苍黄滞而不华为脾虚失运;面色晄白为肺虚卫气不固。两色兼见者为脾肺俱虚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