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古代“谏”的方式
作者:毕长元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注解  改正错误  我国古代  方式  进谏  文言文  工具书  辞海  教材  周礼 
描述:谏"所用的方式是"直言",而从
“诗家语”的审美
作者:吕进  来源:中外诗歌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语言  西方文学家  审美  言说方式  “借用”  交际功能  抒情功能  王安石 
描述:的讲话”。
浅论《牡丹亭》的悲剧意识
作者:赵亚明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悲剧意识  悲剧意识  审美  审美 
描述:《牡丹亭》作为戏曲史上的一部代表作,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其中,悲剧意识是该部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在杜丽娘的日常生活中,在她为情而死以及为情而生方面,都体现了作品的悲剧之美。同时,悲剧意识也有很深
罗汝芳人本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沈玲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人本主义  存在  自由  审美 
描述:悦的存在。罗汝芳要求人们将自身活动同自然和生命的自觉发展相联,在日用之中、在生活之中完成道,让平静心灵和自然本性的自足完善代替求富求仕成为人生最高的追求,这样的生活是审美的生活,人的存在都是自由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应是思维方式转变
作者:阮直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式转变  方式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高投入  高投入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  增长方式  增长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 
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同时还存在着大量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取决于国情和发展阶段
《牡丹亭》之审美意趣浅谈
作者:郑敏婕  来源: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美  语言美  情境美  情境美  个性美  个性美  身体美  身体美 
描述:《牡丹亭》作为汤显祖的得意之作,无时无刻不透露出绝美的境界。其语言美、情境美、个性美等共同构成了整个篇章的审美意境。
一块玉牌中的民俗文化
作者:尹钊 刁海军 张继超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俗文化  王安石  鉴赏价值  玉器  收藏  艺术品  座右铭  审美  变迁  材质 
描述:不论朝代怎样变迁,玉制品的凝重,玉材质的通灵,始终是人们审美追随的对象。君子比德于玉几乎成为历代中国人修生养性的座右铭,也由于玉器集艺术和财富于一体,因而它也是极具收藏和鉴赏价值的艺术品。
京城听昆曲以最风雅的方式享乐
作者:海风  来源:健康伴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养生  昆曲  《牡丹亭》  老年人 
描述:皇家粮仓的厅堂版《牡丹亭》 这一边,关锦鹏的昆曲《怜香伴》刚刚在保利华美谢幕:那一边,看场昆曲这一亦古亦今的消费方式正在变得越来越时髦。
江西广昌孟戏舞台程式的民俗书写方式
作者:陈利利  来源: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  舞台程式  舞台程式  书写方式  书写方式 
描述:质文化遗产重要元素的遗存.
续写《牡丹亭》完构“书立方” “阅读方式的革命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尹春芳)第十一届深圳读书月“书立方”重点主题活动的最后一环——“阅读方式的革命”高峰论坛于29日上午举行。在本次论坛上并进行了《牡丹亭》续写颁奖。至此,深圳读书月首个“书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