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36)
学位论文
(8)
报纸
(5)
图书
(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1)
地方文献
(56)
宗教集要
(2)
非遗保护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
(13)
2012
(17)
2011
(18)
2010
(22)
2009
(16)
2008
(14)
2007
(13)
2006
(16)
2003
(10)
2002
(6)
按来源分组
其它
(8)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
语文建设
(1)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1)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中外诗歌研究
(1)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南都学坛
(1)
北方论丛
(1)
相关搜索词
王安石
意象
复古
交际功能
戏曲美学
品味
《神仙传》
晏殊
唐宋诗人
《溪堂词》
书信
搬上舞台
奇石
夕阳
唐诗
戏曲
古道
唐诗宋词
创作者
体性
写出
六一词
咏月诗
唐宋诗词
古代诗论
中国文化
悲剧意识
上海昆剧团
人本主义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审美意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汤显祖剧作
审美
论
作者:
谢雍君
来源: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
至情
梦
禅意
描述:
显祖剧作中呈现的
审美
情致以及“四梦”营造的富于禅意的
审美
情境 ,进一步厘清汤显祖在戏曲史上重要地位的原因所在。
论两个“梦”
意象
构成的浪漫剧及其象征追求——《牡丹亭》与《
作者:
骆蔓
来源: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梦”
意象
“梦”
意象
情结
情结
原型
原型
人文主义意绪
人文主义意绪
描述:
为情结化象征追求。《仲夏夜之梦》中写“梦”则是目的 ,是以原型化象征对生命活力作张扬、生存和谐作表现。《牡丹亭》的戏剧结构是从梦幻转向现实 ,以致太现实人性化 ;《仲夏夜之梦》的戏剧结构是从现实转向梦幻 ,以致人性表现太超然化。最后本文认为这两个经典浪漫剧若能互补 ,才是最完美的一道剧坛风景。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