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复音形容词结构分析
-
作者:程建伟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复音形容词 复音形容词 结构 结构
-
描述:,这应该同戏曲适用于咏唱的性质是分不开的。
-
“诗家语”的审美
-
作者:吕进 来源:中外诗歌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语言 西方文学家 审美 言说方式 “借用” 交际功能 抒情功能 王安石
-
描述:的讲话”。
-
浅论《牡丹亭》的悲剧意识
-
作者:赵亚明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悲剧意识 悲剧意识 审美 审美
-
描述:《牡丹亭》作为戏曲史上的一部代表作,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其中,悲剧意识是该部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在杜丽娘的日常生活中,在她为情而死以及为情而生方面,都体现了作品的悲剧之美。同时,悲剧意识也有很深
-
罗汝芳人本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
-
作者:沈玲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人本主义 存在 自由 审美
-
描述:悦的存在。罗汝芳要求人们将自身活动同自然和生命的自觉发展相联,在日用之中、在生活之中完成道,让平静心灵和自然本性的自足完善代替求富求仕成为人生最高的追求,这样的生活是审美的生活,人的存在都是自由
-
《牡丹亭》和《仲夏夜之梦》的共性探析
-
作者:崔卫成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节 情节 人物 人物 结构 结构 主题 主题
-
描述:的东方和西方出现的主要原因。
-
刘绍棠小说论
-
作者:崔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绍棠 刘绍棠 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 题材 题材 人物 人物 结构 结构
-
描述:的命运都几经沉浮,历尽沧桑,其间的是是非非,臧否抑扬,至今还时时引发文坛上的论战风云。本文拟从当代文学中长期致力于乡土文学创作,颇有特色的作家刘绍棠的小说题材、人物、结构等方面来深入探讨其成功的原因
-
吴炳《疗妒羹》传奇研究
-
作者:茅海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炳 《疗妒羹》 传播 结构 主题
-
描述:进行考辨,追溯源流,梳理出五种版本均以明末两衡堂本作为底本刊刻、印行与流传的。舞台传播则介绍《疗妒羹》自明末到现代,搬演与昆曲舞台的盛况以及它作为折子戏流传的情形。 第三章紧扣文本,通过制作结构简表
-
《牡丹亭》之审美意趣浅谈
-
作者:郑敏婕 来源: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美 语言美 情境美 情境美 个性美 个性美 身体美 身体美
-
描述:《牡丹亭》作为汤显祖的得意之作,无时无刻不透露出绝美的境界。其语言美、情境美、个性美等共同构成了整个篇章的审美意境。
-
《牡丹亭》情节结构论析
-
作者:刘淑丽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情节结构 情节结构 真幻相生 真幻相生 双线交织 双线交织
-
描述:部剧作结构严谨、宏大。
-
一块玉牌中的民俗文化
-
作者:尹钊 刁海军 张继超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俗文化 王安石 鉴赏价值 玉器 收藏 艺术品 座右铭 审美 变迁 材质
-
描述:不论朝代怎样变迁,玉制品的凝重,玉材质的通灵,始终是人们审美追随的对象。君子比德于玉几乎成为历代中国人修生养性的座右铭,也由于玉器集艺术和财富于一体,因而它也是极具收藏和鉴赏价值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