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对外经济贸易文选(英汉对照)
作者:周陵生  来源:商务印书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对照读物     
描述:对外经济贸易文选(英汉对照)
对《本草纲目》“芝”的辨析
作者:任其云  来源:中国食用菌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草纲目》  五行学说  紫芝  李时珍  理论基础  生态分布  《太平寰宇记》  曲阳县  南岳衡山  农业管理干部 
描述:对《本草纲目》“芝”的辨析任其云(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济南2O0100)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对“芝”讲到:“芝类甚多,亦有花实者。本草惟以六芝标名……。”因此在《本草纲目》,主要讲到六种芝
论《牡丹亭》研究的影射问题
作者:程华平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张居正  陈继儒  戏曲创作  现实生活  研究者  杜丽娘  时事剧  研究 
描述:论《牡丹亭》研究的影射问题程华平一在明代和清代,许多人在阅读完《牡丹亭》之后肯定地认为,汤显祖创作这部作品很明显是在影射、讽刺一些与自己有些恩怨与不快的人。但这个人究竟是谁,研究者们的看法有着很大
《诗经》的几例“将”字
作者:张肖马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将”  人称代词  《诗集传》  “作”  动词谓语  《周礼  “行”  甲骨文字  宾语 
描述:,“祼”为宾语,倒置。但“厥作祼将”的句法有差别。“厥”乃人称代词,指代“殷士”。“作”训”“行”。《大雅·常武》:“王舒保作。”《笺》:“作,行也。”“祼将”为动
在这种事故谁应是被告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律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保险公司  交通事故责任  机动车驾驶员  道路交通事故  第三者责任险  承担赔偿责任  某甲  受害人  不负赔偿责任  向人民法院起诉 
描述:在这种事故谁应是被告
王安石变法的军事改革
作者:毛元佑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军事改革  保甲法  《续资治通鉴长编》  军事人才  军队  改革措施  变法改革  武器装备  编制体制 
描述: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在担任宰相后,为挽救赵宋王朝“积贫积弱”危局,积极推行全面的变法改革运动,军事改革是这次变法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古诗词的书信代称
作者:孙孟明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书信  代称  鱼书  多样性  神秘  鲤鱼  恋情  晏殊  怀远 
描述:在古诗词书信往往有多样性的代称。有简便的“尺素”,有神秘的“鱼书”,有怀远的“雁帛”,还有恋情的“锦字”等等,若探其源则又各异其趣。
“元You更化”的黄庭坚
作者:黄宝华  来源:河池师专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You更化  黄庭坚  王安石变法  山谷  思想  宋代  历史 
描述:,来论证山谷在元You更化的思想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遭遇。在论述山谷对王安石及其新法的态度上,对过去一些通行的观点多所驳正,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谈比较法在古典文学教学的运用
作者:李孝堂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文学教学  比较法  《三国演义》  诸葛亮借东风  《三国志》  《史记》  杜丽娘  封建礼教  《牡丹亭》  《西厢记》 
描述:下几种情形: 一、讲授一部作品,与另外作品进行比较 我在讲授《三国演义》时,与《三国志》进行比较,与《史记》等书进行比较。 《三国演义》的作者在塑造诸葛亮这一形象时,极力描写他用兵如神。他是一位政治家、外交家,更主要的是一位军事家。他既能制定军事方面的战略原则、方针政策,又能指挥具体战役,而且每战必胜,有超人的指挥才能。作者甚至把诸葛亮写成天文学家、气象学家、物理学家,他能预知天气的变化,制造木牛流马。而《三国志》却不是这样。《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评价诸葛亮时说:“……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后人则根据陈寿的话说诸葛亮“长于政而不长于军”,说他主要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位军事家。如果说他也懂一点军
《周礼》的农民土地分配问题
作者:李雪山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土地分配  授田制  《田法》  临沂银雀山汉简  农民  余夫  一夫百亩  《周礼正义》  井田制度 
描述:《周礼》的农民土地分配问题李雪山《周礼》又名《周官》,是研究先秦史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它不仅信而有征,而且主要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制度,书中土地制度方面的史料较多,故本文以《周礼》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