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诗无”臆断
作者:张宿宗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学  方玉润  周亮工  卷耳  旧体诗  “色”  语言  《伐檀》 
描述:所谓“诗无”,意思是说:对于诗的解释不会有一致的定论。“诗无”的语意,初见于清代人方玉润语。余冠英先生在《诗经选》的“前言”中引述了他的话:“例如《伐檀》篇,尽管‘二千余年纷纷无’(方玉
“即鹿无虞”
作者:夏来郁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研究  山林  解释者  义通  周易  子机  周礼  困难  君子  指点 
描述:麓";又释"吝"为"困难".那么"虞"又该作何解释呢?它与"麓"的关系呢?《周礼》载:古时,对山林川泽都设官掌之,分别叫作虞、衡.谓山林川泽有藩界,别其地以限
“五湖四海”
作者:凡若  来源: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绝句  周礼  出处  颜渊  比喻  太湖  洞庭湖  洪泽湖  长荡湖 
描述:出处:《周礼·夏官·职方氏》:“其浸五湖。”《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唐·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牡丹亭》“惊梦”难句
作者:金志仁  来源:语文园地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惊梦”难句
陆九渊心学一
作者:萧萐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陆九渊心学一
“登轼而望”
作者:刘乃叔  来源: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本  《古代汉语》  《周礼  教育学院  人民教育出版社  春秋左传  度量单位  中国古代  《曹刿论战》  中学语文 
描述:代车子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至于“登轼”该如何讲,并未交待。而这恰恰正是能否准确把握本句,进而正确疏通全文意义的关键。上海教育学院编《中国古代
《过秦论》末句
作者:彭宁源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始皇  六国  兵力  形势  行仁义  中心论点  语文课本  攻守  王安石  贾谊 
描述:不妥。
历史难点精(一)
作者:陈伟国  来源:中学文科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民族关系  中央集权  经济文化交流  战国时期  科举制度  封建统治  民族融合  董仲舒  江南经济 
描述:际上是经济基础的变革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必然反映.百家争鸣这一局面在秦朝结束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政治的统一要求思想统一.
“粪种”
作者:黄中业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动物粪便  骨汁  周礼  战国时期  齐民要术  改良土壤  土质  拌种  农业生产  史学 
描述:地相其宣而为之种。凡粪种:騂刚用牛,赤缇用羊,坟壤用麋, 渴泽用鹿,咸潟用貆,勃壤用狐,埴?用豕,强?用?,轻?用犬。"
语义别探微
作者:张振河 刘英凯  来源: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材料  修辞现象  同音同形异义词  动词词组  原语句  语义内容  双关语  王安石  汉语 
描述:深及词素层、同音同形异义词(perfeer homonyms)及同形异音异义词(homographs).因此本文的研究有进一步深耕细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