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03)
期刊文章(129)
学位论文(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54)
宗教集要 (164)
地方文献 (9)
地方风物 (6)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245)
2013(17)
2012(16)
2009(9)
2008(8)
2007(5)
2000(2)
1988(2)
1985(5)
1942(1)
按来源分组
法音(14)
潮州日报(3)
香港文汇报(2)
当代电视(1)
文史知识(1)
佛学研究(1)
竞争力(1)
棋艺(象棋)(1)
儿童时代(中高年级版)(1)
商丘日报(1)
一个真正的汉子马来西亚拿督刘绍先生印象
作者:暂无 来源:潮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 舒小梅 我知道,用“一个真正的汉子”来评价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很不恰当,但是,我真的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词汇来描绘我面前的被采访者——82岁的马来西亚拿督刘绍博士。 这次,马来西亚砂
钟山
作者:阿莹  来源:美文(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钟山  寺院  石窟  延河  释迦牟尼  王安石  古代雕塑  安定  宝塔  大殿 
描述:记得王安石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石钟山记》,而我所要描述的这座石钟山,则是另一地景致了。这座石钟山坐落在子长县安定乡的秀延河边上,几栋青砖砌成的寺院飘荡着久远的香雾,一座挺拔的七层青塔屹立在起伏的山脊上,似与远方延河畔的那座宝塔遥遥相望。虽说是仅仅只有百十米高的山丘,却形如扣
独游山
作者:刘斧 杨振中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史  金陵  王安石  古地名  南京市  临川  江苏省  文化常识  东西  双人 
描述: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①。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②。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③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④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
马来西亚拿督刘绍作客“韩江论坛”分享人生感悟阐述教育理念
作者:暂无 来源:潮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前天晚上,马来西亚拿督刘绍作客“韩江论坛”,与观众分享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教育理念。 刘绍现任马来西亚砂拉越美里房屋发展集团执行董事主席、韩山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大地教育中心董事长
“胡吴会””后,两岸需要“五
作者:长沙邓伐檀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有了这样一个“两岸同属一国”、“两岸一中”的政治基础,两岸就能而且应继续落实以下“五”: 更加坚
志文学文献的价值与局限:从山志书所载王安石佚诗说起
作者:冯国栋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志    王安石  文学文献  辑佚 
描述:山志、志文献多收录与山、相关的名人诗文。涌现于明清两代的山、志数量巨大,为文学文献的辑佚提供了相当多的素材。但由于这批文献本身的局限性,其中所收诗文不尽可靠。文章以山志中所载王安石佚诗为中心
临县正觉十二连城、黄河水蚀浮雕
作者:暂无 来源:山区经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临县正觉十二连城、黄河水蚀浮雕
怎一个“闲”字了得:论《记承天夜游》的感情主线
作者:张朝成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记承天夜游》  “闲”字  “乌台诗案”  感情  苏轼  王安石  北宋  团练 
描述:和心情写出本篇借记游来抒写“闲”情的散文名篇。 《记承天夜游》一文,共有两条线索:明线记游,暗线记闲。而且这明暗两条线索彼此有机结合,相互水乳交融,共同贯穿于文章的始终。 首先,明线处处记游。从题目“记
苦涩的洒脱英雄的悲歌:《记承天夜游》赏析
作者:黄玉友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记承天夜游  王安石  苏轼  古文 
描述:元丰二年(公元1097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改革,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和,遂作诗讽刺新法,因而被捕入狱。后被贬任黄州团练副使。一代奇才,便在这有职无权的闲差上浪费着自己的青春。期间,他开荒种地、游乐山水,咏唱雄伟江山,感怀英雄人物,写下了许多极其动人的散文和诗词。
许培鸿:姹紫嫣红春梦归 情昆曲《牡丹亭》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摄影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关系,他就是“昆曲义工”白先勇先生的好朋友,跟拍8年“青春版”《牡丹亭》的台湾摄影师许培鸿。与此同时,由许培鸿掌镜的“姹紫嫣红开遍·迷影惊梦新视觉”昆曲摄影展在中国国家大剧院举办。展览展出了8年来他在世界各地记录青春版《牡丹亭》及新版《玉簪记》的珍贵画面,共计500幅。 结缘八年青春版《牡丹亭》,爱上昆曲用心拍 浦:您是如何和昆曲牡丹亭结缘的? 许:起先我不懂、也不喜欢昆曲,跟着白先勇先生慢慢了解之后,才开始研究作品的故事内容和文化背景,探寻戏曲背后的故事。 浦:这次的昆曲照片展览有什么特点? 许:这次展览分为8个区,所有照片均由我独立完成,一般的个人展只有一个区,而这个展览却有8个,可想而知我的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有多大,但当我一口气全部完成之后,又感觉很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