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道、、性:认识论视域下陈景元哲学的三重境界
作者:代玉民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认识论         
描述:,通过“气”贯通为一“冲和”整体,落实于“治身”、“治天下”的实践中.
孔子诗教的历史渊源:试探周代礼制度中的诗教
作者:吴昌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三百  诗教  乐教  孔子  周礼      赋诗 
描述:關乎政教文化,是周代詩教的基礎。
(二) 周代詩教主要由禮負責,其授受途徑有二──樂詩教與國子詩教。
(三) 周代樂詩教以服務典禮儀式的奏樂歌詩為主,樂「」乃其核心精神。
古代“
作者:周存康  来源:石油政工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尚书》  天然气净化  治国方略  周武王  道德修养  《周礼》  严肃庄重  转祸为福  治国安邦 
描述:古代“
苏轼的述评
作者:王林  来源:领导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建设  王安石变法  治国思想  启示与借鉴  司马光  百姓  典范  治国理念  践行 
描述:议事切为当时和后世所称颂,其丰富的治国思想、坎坷的为官经历和显著的为官业绩系统地体现了苏轼的为官之,堪称古代的典范,值得借鉴。
19世纪音乐史
作者:  格奥尔格·克内普勒 王昭仁译  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音乐史  世界  世界  近代  近代 
描述:19世纪音乐史
浅析吴曾祺之“识见说”
作者:兰培  来源:管理观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吴曾祺  修养  修养  识见  识见 
描述:近人吴曾祺在其理论著作《涵芬楼文谈》中,提出了“鉴别主于识见”的理论,将作家知识和见识的积累和增长,视为从事创作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重点对其积累“识见”的原则和方法加以概括和探析,试图挖掘出其“识见”理论的精髓。
礼仪应是职业教育的一门必修课
作者:陈锦杰  来源: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仪  礼仪  职业  职业  修养  修养 
描述:社交礼仪作为一门人文应用科学它是学校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文化千百年来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即将走向现代职场的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掌握和具备现代礼仪修养是提升个人职业素质所不可或缺
吴与弼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廖增辉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与弼  理学  修养  道德 
描述:出了“心"本体论、“元气说”和“物我一体"等思想。他开创的道德修养工夫论,如:“静观涵养”、“反求吾心”、“洗心”等修养方法,是切实可行、效果显著的方法论。他以“心”、“天理"为其理学的本体,向内做
新闻工作者应是"杂家"
作者:侯诚  来源:新闻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工作者  素质  修养  业务能力 
描述:水平,更要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吴曾祺“主于识见论”浅析
作者:兰培  来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吴曾祺  《涵芬楼文谈》  《涵芬楼文谈》  修养  修养  识见  识见 
描述:本文以吴曾祺"主于识见"的写作理论为论题,首先分析出,其将"识见"的积累视为从事文章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并将对"经"、"史"、"子"、"骚"的学习视为积累"识见"的必要途径。然后重点挖掘和分析吴氏依据"经"、"史"、"子"、"骚"的不同特点而提出的相应的学习之法。希冀为今天的读书和写作提供借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