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宗教存在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马运荣  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宗教  社会主义社会  适应 
描述:本文以哈尔滨市宗教的存在和发展为例,论述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必然性。
慈舟禅师纪念堂落成暨心澄方丈升座庆典在镇江金山寺举行
作者:志道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师  方丈  信众  居士  中国佛教协会  宗教  渊源  纪念  金山寺  镇江 
描述:动。 慈舟法师是我国著名爱国宗教
略论李觏的人格精神
作者:周世泉 若梦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人格  人格  精神向度  精神向度  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 
描述:忧天下,康国济民的精神。同时对李觏的人格精神的现实意义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自出精神与他批判”:陆九渊心学文论评议
作者:王以宪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理会本心  心学  江西诗派  主体精神  程朱理学  主观唯心主义  批判  个性精神  哲学体系 
描述:世文学评论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以法律职业的共同精神维护司法公正——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律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律职业  司法公正  办案质量  律师素质  律师管理 
描述:以法律职业的共同精神维护司法公正——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
由《牡丹亭》中情、理的抑扬看汤显祖的精神指向
作者:徐大军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精神指向  明朝晚期  爱情故事  伦理道德  “情”  “理”  人物塑造 
描述: 一明代“情”与“理”的冲突一度很激烈。自从朱熹把“情”与“理”尖锐地对立起来以后(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理”便借助于政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