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69)
图书(60)
报纸(37)
学位论文(17)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98)
地方文献 (64)
地方风物 (10)
才乡教育 (5)
宗教集要 (4)
红色文化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64)
2012(25)
2011(31)
2009(19)
2008(18)
2007(28)
2002(11)
1999(13)
1988(12)
1958(1)
按来源分组
其它(63)
晋阳学刊(3)
大观周刊(2)
历史教学问题(2)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1)
文史杂志(1)
中华文化画报(1)
收藏.拍卖(1)
福建艺术(1)
励耘学刊(文学卷)(1)
“闺阁中多有解人”―《牡丹亭》与明清女读者
作者:刘叙武 刘赟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读者  牡丹亭  阅读  生命内涵  明清 
描述:“闺阁中多有解人”―《牡丹亭》与明清女读者
明清传奇中画中人意象
作者:张楠 张瑞平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记》  《梦花酣》  《画中人》  《桃花影》 
描述:画中人是一种在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中普遍采用的艺术手法。尤以明清传奇《牡丹亭记》、《梦花酣》、《画中人》和《桃花影》中画中人意象刻画最为成功。作家借助画像这个特殊载体,或附身画中,或化为人形,在现实
明清以来〈拾画〉〈叫画〉折子戏文本及其演出之探讨
作者:李惠绵  来源:台大中文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拾昼  叫昼  玩具  折子戏 
描述:2-1988)、浙崑汪世瑜(1941-)、上崑岳美緹(1941-)、蘇崑石小梅(1949-)等近現代崑劇表演藝術家,對〈拾畫〉〈叫畫〉折子戲舞台表演之差異。檢閱湯顯祖《牡丹亭》相關研究之成果,對〈拾畫〉〈叫畫〉的著墨略少,本文嘗試藉〈拾畫〉〈叫畫〉印證崑劇折子戲從文本到定型的歷史發展。
《牡丹亭》的至情思想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
作者:谢拥军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小说研究  戏曲小说研究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至情思想  至情思想  女性情感教育  女性情感教育 
描述:变着明清女性的精神面貌。
明清江南闺阁女性《牡丹亭》接受研究
作者:赵雅琴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闺阁女性  接受 
描述:性别认同色彩,她们的评点与男性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有着自己独特之处。而女性评点本的流传对《牡丹亭》在闺阁中的传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试图以几位典型的闺阁女性为切入点,结合明清时期的社会思潮
盛开在闺阁中的牡丹:论明清女性对《牡丹亭》的接受
作者:赵雅琴  来源:考试(教研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是晚明传奇中的一朵奇葩,它的诞生,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牡丹亭》一问世,轰动了当时的文坛。沈德符说它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张琦说它上薄《风》、《骚》,下夺屈、,可与《西厢》交胜
李之鼎与辑刊集考论
作者:谢海林  来源:新世纪图书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之鼎  李之鼎  生平事迹  生平事迹  辑刊  辑刊     
描述:李之鼎集著书、藏书、刊书于一身;所辑刊的《宜秋馆汇刻宋人集》四编筹划细致长远,操作有条不紊,时间相逾十余载,总数达六十来种,对保存集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虽略有不足之处,但在版本选择、文字校勘、资料
顾太清的词选及其价值
作者:謝永芳  来源:词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顾太清  词选  王安石  七言  浣溪沙  作品  作者  石孝友  道光  周邦彦 
描述:词选》三卷,收录词人五十二家词作一百四十八阕。《词选》是顿太清主要为学词而编辑的一部词选,具有一定的词学价值。
论张先词在初词坛的位置及其通变
作者:孫維城  来源:词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令  晏殊  士大夫  情感  柳永  位置  五代词  仁宗  民歌 
描述:,十三四岁时以神童招试,赐同进士出身,后屡任显要之职,仁宗时官至宰相。《宋史·本传》说他所作小词"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词风雍容华贵,闲雅疏淡,有《珠玉词》,今存词一百四
牡丹亭起舞\飞:我已经过了炫技的阶段
作者:张玉洪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起舞\飞:我已经过了炫技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