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578)
报纸
(167)
图书
(92)
学位论文
(30)
会议论文
(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72)
地方文献
(68)
才乡教育
(13)
宗教集要
(8)
地方风物
(8)
红色文化
(3)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09
(41)
2007
(37)
2004
(11)
2003
(11)
2002
(14)
1996
(26)
1995
(16)
1993
(10)
1992
(14)
1988
(20)
按来源分组
其它
(112)
江西社会科学
(6)
社会科学战线
(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儒学与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
政治与法律
(1)
收藏.拍卖
(1)
福建艺术
(1)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1)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与哲学史)
(1)
相关搜索词
宋明儒学
荆公新学
如来藏
王安石
儒学
圣人
前理解
复归
礼顺人欲
现实社会
孔子
戏剧文学评论
科举制度
士大夫
王阳明
周礼
儒家思想
名句
二程
明中后期
天人合
地主阶级
评论
明
可怜
戏曲音乐
剧本
戏曲
唯心主义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宋明儒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6
条
宋
明
儒学
的中心课题
作者:
杜维明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与哲学史)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
明
儒学
道德实践
知识分子
科举制度
陆象山
刘宗周
王阳明
主观主义
儒家
道德理想
描述:
宋
明
儒学
的中心课题[美]杜维明
宋
明
儒学
,如果根据日本岛田虔次先生的提法,可以说是东亚文明的体现。也就是说
宋
明
儒学
的兴起,如果从中国的
儒学
的发展来看,是
儒学
第二期的发展。第一期是先秦两汉,经过了魏晋
《考工记》与
儒学
:兼论李约瑟之得失
作者:
李志超
来源:
管子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记》
李约瑟
儒学
《周礼》
儒家
荀子
文化教育
科举制度
封建社会
社会学思想
描述:
《考工记》与
儒学
——兼论李约瑟之得失李志超李约瑟主张道家主导古代中国科技,这不能解释很多重大科技史现象。《考工记》即为儒家经典,郑玄作注,沈括读引,戴震制图。其中造车、冶金、建筑、水利等项目何曾见
论
宋
明
道学中的本体功夫思想
作者:
屠承先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
明
道学
本体功夫思想
“理”
王阳明
《朱子语类》
道学家
“主静”
本体论
陆九渊
天人合
描述:
要存在于
宋
明
时期,所以我们主要把它放在整个
宋
明
道学的范围系统和理论结构中进行探讨.
儒学
内部的自我否定
作者:
蔡德贵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建社会
复兴
儒学
自然之天
董仲舒
地主阶级
孔子
官方哲学
天人关系
统治思想
陆九渊
描述:
儒学
内部的自我否定
二论
儒学
创始人应是周公
作者:
张赞恭
李勤
来源:
河洛春秋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描述:
二论
儒学
创始人应是周公
宋
科举科目考(上)
作者:
赵民乐
来源: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贤良方正
制科
书判
科举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文献通考
常科
学士院
制举
描述:
宋
科举科目考(上)赵民乐科举制的科目,唐代有一百多科,到明清基本集中于进士一科。变化非常之大。这种变化主要集中于宋代。可惜的是,元人修《宋史》在《宋史·选举志》六卷中有二:卷为“科目”,却颠倒混淆
宋
初学术的文化整合倾向
作者:
刘宗贤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文化整合
古文运动
王安石
范仲淹
儒家文化
佛教思想
学术
庐陵学案
司马光
描述:
宋
初学术的文化整合倾向
为王安石的《
明
妃曲》辨证
作者:
邓广铭
来源:
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为王安石的《
明
妃曲》辨证
从《
宋
论》看王夫之辩证比较史法的特点
作者:
高平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夫之
《
宋
论》
王安石变法
比较法
经世致用思想
吴越王
宋太祖
比较分析
儒家学派
史法
描述:
从《
宋
论》看王夫之辩证比较史法的特点高平《
宋
论》是明末清初唯物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王夫之的史论专著。透过此书,不仅可以了解作者对宋代历史的许多精辟见解,而且可以从作者对这些观点的阐述与论证中,窥见
宋
高宗朝初年的王安石批判与洛学之兴
作者:
高纪春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
高宗
洛学派官僚
《春秋》学
胡安国
蔡京
建炎
学校科举制度
杨时
王安石变法
描述:
宋
高宗朝初年的王安石批判与洛学之兴高纪春(河北大学历史所)王安石变法失败以后,北宋政权在新、旧两党的激烈斗争中几经反复,最终落入蔡京等一批投机官僚的手中。蔡京集团在“绍述”旗帜下的一系列倒行逆施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