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04)
报纸(194)
学位论文(34)
图书(32)
会议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94)
地方文献 (43)
才乡教育 (14)
地方风物 (11)
宗教集要 (9)
非遗保护 (4)
红色文化 (3)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1(88)
2010(61)
2009(71)
2008(67)
2007(66)
2005(37)
2003(31)
1992(23)
1987(18)
按来源分组
宋代文化研究(59)
其它(48)
文献(7)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寻根(2)
桂海春秋(1)
风采(1)
中国学术年刊(1)
四川图书馆学报(1)
史学集刊(1)
宋代老子“以佛解《老》”析論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学术年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老子  以佛解老  苏辙  王雱  葛长庚 
描述:宋代老子“以佛解《老》”析論
邓名世与《古今姓氏书辩证》——兼谈宋代姓氏谱牒的发展
作者:王力平  来源:文献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姓氏  宋代  谱牒  谱系  郑樵  五代  氏族  家世  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辩证》 
描述:出新的面貌,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一书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作。
宋代阿云之狱
作者:赵晓耕  来源:法律与生活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代  自首  司马光  皇帝  审刑院  案例  翰林学士  传统法律  枢密院 
描述:宋代阿云之狱
浅谈宋代的翰林
作者:王丽  来源:兰台世界:上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翰林  宋代  中国古代  知识阶层  欧阳修  王安石  司马光  方孝孺  曾国藩  李鸿章 
描述:一、中国古代的翰林及翰林制度“翰林”二字取文翰如林,人文荟萃之义。对于中国古代的翰林来说,多是精通经史、饱读诗书之士,亦是当时知识阶层中的精英,为人熟知的历代名流如唐朝的李白,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初的宋濂、方孝孺,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
宋代词人无“宴殊”
作者:田仁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铁齿铜牙纪晓岚》  词人  宋代  连续剧  晏殊  宋词 
描述:24日播出的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这样一出戏:蒙冤被关人大牢的冯海,在一条布帛上书写了三句宋词——“满目山河空念远。花落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
宋代的财政监督法律制度及其历史借鉴
作者:张文勇  来源:财政监督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律制度  财政监督  历史  宋代  借鉴  财政情况  财政问题  王安石  范仲淹  大臣 
描述:认为:“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
宋代泉州府学、石笋变迁管窥
作者:林振礼  来源: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泉州  文庙府学  石笋  士人心态  审美  王安石  高惠连 
描述:思想情感、审美选择等文化心态。
宋代短命天才诗人王令
作者:贝金铸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才诗人  宋代  《暑旱苦热》  理想抱负  王安石  墓志铭  广陵  仕进 
描述:宋代短命天才诗人王令
宋代老子學“以佛解《老》”析論
作者:江淑君  来源:中國學術年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老子學  以佛解老  蘇轍  王雱  葛長庚 
描述:語中亦不時出現。相關論點的闡釋,希望對於宋代老子學中「以佛解《老》」的老學特徵,能有更充分的證成與發揮。
宋代杨万里心学观“用心”说对心学一系的展开
作者:曾华东  来源:阳明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万里  阳明心学  宋代  知行并重  哲学著作  诚斋易传  知行关系  陆象山  性与天道  契合点 
描述:党、二人又同朝为官,同为南宋学者,交谊相契。杨万里在坚持自己气本论立场的同时,提出了自己"性而身之"心学观。在他的主要哲学著作《诚斋易传》和次要著作《心学论》中分别强调"学者将欲通变,于何求通?曰道。于何求道?曰中。于何求中?曰正。于何求正?曰易。于何求易?曰心。"君子学道、识道、体道、用道,在于"用心"而已。"性者,生之良能。心者,性之良知。"在知行关系上,杨万里在他的另一部主要哲学著作《庸言》中主张知行并重,两者不可偏废。他既反对只重行而忽视知,同时又反对只重知而忽视行。这种知行并举的思想实来自他的"用心"论,我们不难从中看到其立论的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