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955)
报纸
(216)
图书
(23)
会议论文
(19)
学位论文
(1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57)
才乡教育
(33)
地方文献
(20)
地方风物
(13)
宗教集要
(5)
红色文化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
(170)
2013
(52)
2011
(67)
2007
(61)
2006
(46)
2004
(24)
2003
(33)
2002
(39)
1993
(17)
1985
(15)
按来源分组
其它
(42)
抚州师专学报
(12)
河南社会科学
(3)
福建史志
(3)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
寻根
(2)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开封大学学报
(1)
教育家
(1)
相关搜索词
李觏
“复古主义”
受教育者
姓氏
北宋
做人
圣贤
六艺
人的价值
教育
失败者
不足
罗汝芳
原因
创新
汉字
变法
古文字研究
南宋
学习方法
史料
生平事迹
史学史
周礼学
内容
启示
周礼
宋代
哲学家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宋代教育】搜索到相关结果
170
条
《周礼》六艺的内涵及其在
教育
上的作用
作者:
董金裕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地官》
六艺
教育
描述:
心交融、人我互动。六艺教学合乎五育并进的全人
教育
,可作为我们今日的取法之资。
教育
的责任应是提升人的价值
作者:
李景华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的价值
责任
教育
学校
描述:
在学校中创作的唯一的主题与作品就是立于天地之间大写的人字。康德称之谓,人是最高目的!
汤显祖致力
教育
的主要原因
作者:
黄建荣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政治理想
张居正
罗汝芳
泰州学派
教育
原因
描述:
三是受泰州学派平民
教育
思想的影响,对传统儒学
教育
有叛逆倾向。这三个原因促使汤显祖能对
教育
倾注极大的热情,并在时机合宜之际(如贬官徐闻、任官遂昌)为当地的
教育
作出实质上的贡献。
宋代
何以有两位“包公”
作者:
张军
来源:
法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拯
宋代
王安石
皇帝
枢密使
儒教传统
大学士
历史人物
浙江衢州
参知政事
描述:
传的、人称赵青天的赵汴。赵汴(1008-1084),浙江衢州人。衢州悠久的历史和纯朴深厚的儒教传统,造就了这里人们耿介直诚的品性,也培育了这里一代又一代的存天地正气的杰
王安石《明妃曲》在
宋代
的接受
作者:
付佳
来源:
人文杂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明妃曲》
宋代
认同
曲解
描述:
及新法的政治否定和诋毁,另一方面则是在这一政治背景下理学与新学彼此消长过程中在学术、政治地位上的激烈争斗.故
宋代
对《明妃曲》的接受史突出地反映了诗歌与政治、学术的紧密联系甚至混淆对于诗歌接受过程深刻
宋代
官制的权力制衡术
作者:
朱韬
来源:
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权力制衡
宋代
制衡机制
赵匡胤
参知政事
宰相
皇帝
王安石
权力失衡
枢密使
描述:
;朝纲混乱、武将乱权"的传统止于宋。
让每一个孩子在立行
教育
中开启幸福人生:记江苏省南京市海英小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小学教学(语文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京市
江苏省
小学
绿色学校
人生
教育
孩子
文学家
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海英小学坐落于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的故居半山园,是一所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学校。学校现已成为“江苏省实验学校”,荣获“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南京市小班化示范校”“南京市百家优美校园”“南京市信息化示范学校”“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代
桃符
作者:
张晓红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桃符
中国地方志
宋代
《元日》
资料汇编
书目文献
春联
王安石
描述:
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172页。
论李瑞清及其诗、书、画
作者:
邹自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李瑞清
诗歌
书法
美术
教育
描述:
一所师范大学。关于李瑞清的研究,学术界目前还鲜有论述,本文予以初步展示,以补此项研究之阙。
论胡瑗等宋初教育家的学术及文章
作者:
张兴武
来源:
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初三先生
李觏
学术
教育
文章
描述:
术”,醇质务实;不足之处在於好“张大其说”,议论“粗疏”,甚者还有迂阔“矫激”之弊。要之,胡、孙、石、李以儒学名家而献身
教育
,在学术探索、
教育
实践及“古文”创作等各方面均有建树,其利弊得失值得深究。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