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49)
报纸(126)
学位论文(34)
图书(31)
会议论文(1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94)
地方文献 (32)
才乡教育 (13)
地方风物 (7)
宗教集要 (6)
非遗保护 (2)
文化溯源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3(47)
2011(78)
2010(53)
2009(58)
2008(57)
2006(42)
2005(35)
2000(27)
1992(23)
1987(20)
按来源分组
宋代文化研究(59)
其它(49)
中州学刊(10)
文献(7)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寻根(2)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
中国学术年刊(1)
四川图书馆学报(1)
史学集刊(1)
综论二十世纪以来的宋代《诗经》研究
作者:李冬梅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朱熹  二十世纪  比较研究  季报  出版社  王安石  研究所  大隆  师范 
描述:在中国传统学术中,经学居于学科之首,《诗经》亦为经学研究中之重要一目,历来为学人所重视。二十世纪以来的百余年间,旧学衰亡,新学兴起,《诗经》这部历史悠久的
宋代文体承前启后的地位和意义
作者:任竞泽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文体  文体  文体批评  文体分类  《文选》  真德秀  王应麟  严羽 
描述:创立了真氏四分法。这种文体分类方法不但在理论上普遍为人们所认可,在实践中也影响深远,历宋元明清不乏效彷者。宋代文体的最大贡献是其文体纂述体例上的承上启下,这主要表现在类书中“文部”的纂述体例上
沧海遗珠:白舍窑影青茶盏与宋代南丰茶文化的关系
作者:李云集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茶文化  茶文化  南丰  南丰  宋代  宋代  擂茶  擂茶  饮茶风尚  饮茶风尚  茶具  茶具  军峰山  军峰山  饮料  饮料  茶道  茶道  民间  民间 
描述: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古老的饮料,我们祖先很早就知道饮茶的好处,初为药用,继为茶饮。历史上,以茶汁当饮料,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把饮茶作为一种社会时尚,则是从唐代开始的。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奠定了茶道的形式和内容,饮茶由此开始讲究境界,强调饮茶体验人生的茶道,茶文化也逐渐形成。
4月1日至5日《牡丹亭》洛阳起舞
作者:暂无 来源:洛阳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昨日,第28届牡丹花会的重磅剧目――大型原创民族舞剧《牡丹亭》的部分剧组成员抵洛。这部于2009年年底摘取中国舞蹈专业最高奖“荷花奖”舞剧金奖的经典剧目,将于4月1日至5日在洛阳歌剧院华彩绽放。这部
在基层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 ——记安阳市文峰区法院高
作者:暂无 来源:豫北新闻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顾秀升 王旗 通讯员 杨煊 冯云)2010年3月,按照省委政法委统一安排部署,李浩强被抽调派驻安阳市文峰区人民法院高法庭工作。按照之前的工作性质,领导安排他主要负责调解案件、值庭
应是一片欢喜境界
作者:罗志田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境界  轻松愉快  常态  学校  仁者  生活  学生  乐山  烦恼  智者 
描述:学生天天处于"不亦恼乎"的状态,老师也绝不可能轻松愉快,于是大家都在烦恼郁闷中生活。这正是今日学校的常态,却绝对不应是学校的常态!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时代,愉悦似乎是个常态。就连
胡瑗的为与为师
作者:文正东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瑗  宋神宗  范仲淹  王安石  司马光  文天祥  孔孟 
描述:有一个人,宋神宗称之学宗孔孟,教行苏湖。有体有用,斯文范模。诚斯文之模范,为后世之钦崇;明嘉靖帝封之为先儒胡子;范仲淹赞其为孔孟衣钵,苏湖领袖;王安石尊之为天下豪杰魁;苏轼推之为章为万世程;司马光颂之为苏湖之教,造士有术;文天祥敬之为一代瞻仰,百世钦崇;米芾赞之为宽厚纯诚,躬行力践……
如果这是宋史 王安石变法卷
作者:高天流云  来源:文化艺术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中国  古代史  古代史  宋代  宋代  通俗读物  通俗读物 
描述:如果这是宋史 王安石变法卷
李觏哲学生态观及其诗歌的生态解读
作者:曹瑞娟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宋代  宋代  生态  生态  诗歌  诗歌 
描述:,均与现代生态伦理精神不谋而合。
论王荆公体
作者:张锡龙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代  王安石  诗歌  风格  荆公体 
描述:予肯定。建国以来,王安石诗歌作品更加受到重视,研究者更是络绎不绝,研究成果甚丰,对王安石诗歌艺术特色有了深刻而准确的把握。 笔者认为,对于王安石这样一位诗坛巨擘来讲,当前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特别是对“荆公体”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对“荆公体”的内涵的认识存在争议,主要有文章风格说、晚期绝句说、诗歌风格说、集句诗体说等四种观点。笔者认为,所谓“荆公体”就是对王安石诗歌艺术特征的指称,是对其诗歌艺术特质和风格的总体概括,而非单纯指晚期绝句、晚期诗歌或集句;既包括艺术风格、表现技巧,也包括思想内容,而非单纯指形式或内容。王安石诗歌文体数变,风格多样,多样化与个性化并存,但是,工巧、奇崛、深婉的风格贯穿王安石诗歌创作始终,王安石诗歌合理地解决了工巧与自然、平淡与奇崛、浅易与深婉、质朴与精雅、闲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