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记中的史料
-
作者:徐汉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笔记 珍贵史料 梦溪笔谈 清代 宋代 魏晋时代 苏轼 著作 胡应麟 少数民族
-
描述:识》、查慎行《人海记》、王应奎《柳南随笔》、赵翼《檐曝杂记》、阮葵生《茶余客话》、平步青《霞外攟屑》、昭梿《啸亭杂录》、梁章钜《归田琐记》、薛福成《庸庵笔记》等。
-
宋诗散论——谈宋人以文为诗、爱国诗及诗与画的关系
-
作者:张白山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文为诗” 爱国诗 诗与画 现实主义 欧阳修 唐诗 诗歌创作 王安石 山水画 “诗中有画”
-
描述: 一 倘要谈宋诗,我们还得提一下它与唐诗的关系。因为宋诗是唐诗的继续和发展。没有唐诗,宋诗便无所师承。但唐诗相对说比较容易谈,宋诗则不容易谈。你说唐诗成就大,人们没有争议;说宋诗成就大,人们就有争
-
对宋史中几个问题的浅见
-
作者:刘方速 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彬 王安石 宋太宗 几个问题 农民起义军 宋太祖 邵伯温 都部署 熙宁 神宗
-
描述:本文对曹彬歧沟之败的原因、王安石变法与“失地七百里”的关系、杨么通刘豫之事的评价等宋史中的几个问题作了分析。
-
王安石与韩琦
-
作者:彭海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琦 王安石 熙宁 乐道 新政措施 大罪 上章 欧阳修 挽辞 四家诗
-
描述:虱》诗歌中,作了响应。 如果真是这样,这必然是王安石一大罪状。而在王
-
王安石才论略谈
-
作者:徐贵忠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论略 任贤使能 用可弃 渺视 朝代更替 愚见 贤能 国家兴衰 文字学
-
描述:兴贤》等许多奏摺和文章中,他援引了上自尧舜、下至隋唐朝代更替的大量史实,雄辩地论证了人才得失和国家兴衰密切相关的道理,有力地批驳了恃权势傲贤、人才可用可弃等种种渺视、埋没人才的愚见和错举
-
试论王安石的文学思想
-
作者:吴云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思想 文学与政治 道学家 西昆体 有补于世 韩愈 李觏 文以贯道 杨雄
-
描述:理论上,他也卓有建树,与同时代的思想家李觏(江西南城人1009——1059年)等人,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以其新学为思想
-
王安石的人才培养观
-
作者:暂无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培养观 重要组成部分 改良主义 政治热情 教育主张 政治理想 选拔人才 教育家 政治家
-
描述: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的王安石(1021——1086),是宋代一个富有政治热情的改良主义政治家,又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主张,是他的政治理想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王安石讲究“修辞”的一例
-
作者:陈紹程 来源:现代传播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修辞 唐宋八大家 瓜州 写文章 住所 金陵 博学 泊船 长于
-
描述: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教育思想浅探
-
作者:程德林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思想 我国古代 教育改革 新人才 教育理论 北宋 批判地继承 教育史 政治改革
-
描述:理论。为了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丰富的教育遗产,为了全面研究王安石整个的思想体系,王安石的教育思想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笔者试图在这方面作一粗略的探讨。
-
谈王安石的《伤仲永》
-
作者:徐应佩 周溶泉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启发性 叙述 神童 散文 杂文 学习 教育原理 少年 升华
-
描述:时,又分两层来写,一写少年聪颖,一写长大庸碌。全文缘事明理,抑扬见意,富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