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思维应是多方向的:免费的学问
作者:张书宁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考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免费供应  学问  思维  不景气  酒吧  马德里  印度人  服务生 
描述:印度人塔布在马德里郊区经营着一家酒吧.但生意不景气。 服务生索尔想出了个好点子:“这周围酒吧多,客人少,如果我们给客人提供比其他酒吧更多的好处.比如将茶点改成免费供应.这样就不愁没有客人主动上门了!”
世乱问学洁净身:《草堂之灵》与“学问之道”
作者:秦燕春  来源:书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度  学问  金石  庄子  洁净  清末民初  文字画  二十年  李瑞清  重子 
描述:《草堂之灵》的作者杨钧(1881—1940,字重子,湖南湘潭人),自号白心,晚号怕翁——这个怕字,即"白-心"二字合字。据说此"怕"非"恐怕"之怕,乃古意"憺怕"之怕(《白心草堂书画金石引》),这一古意,出自司马相如《子虚赋》中所谓"怕乎无
初秋养肺学问多⊙刘绍义
作者:暂无 来源:闽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大暑之后,就是立秋,阴气渐长,阳气渐收。根据古人“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之纲要,养生之道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作一下自我调整。 首先要学会适应,秋季来临,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严防“气炸心肺”的事情发生。即使遇到伤
相山奇“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 巨石上的石刻。 ▲ 山门上刻有四个合体字。 ▲石头自然堆放。 ▲ 高耸的石墙。 相山老殿。 ▲ 巨石上留有收集雨水的坑。 ▲ 巨石上刻着一块中国象棋棋盘。 崔成周本报记者杨继红摄影报道 早就听说过崇仁县相山有座神奇的石构建道观。10月16
汤显祖“至情”辨析
作者:唐卫萍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至情  至情     
描述:汤显祖的"至情"在其戏剧作品尤其是《牡丹亭》中展露无遗,然而"情"在汤显祖这里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情"的承认和赞美,二是"理"对"情"的引导和收束。前者是论"情"的起点,后者则是"情
王安石的科举
作者:师娟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科举  复杂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的一位文学家和改革家,他的一生与科举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既参加过科举考试,又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因此他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他对科举的态度是复杂的。
汤显祖及其“性灵”创作
作者:袁丁  来源:飞天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杜丽娘  牡丹亭  创作  封建礼教  柳梦梅  性灵说  程朱理学  追求爱情  追求自由 
描述:也是中国文艺史上浪漫主义杰作.
解读汤显祖的“至情
作者:易新香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  至情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情"是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核心,而"至情"是其追求的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贯穿于汤显祖整个艺术世界的灵魂。《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的最好演绎,其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性
陆九渊的读书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高红菊  来源: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读书  现实意义 
描述:陆九渊是南宋时期与朱熹齐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认为读书的目的是"学做人",读书的前提是要立志,读书过程中要采取优游涵泳、与人切磋、大胆质疑、熟读精思的方法,遵循循序渐进、化繁为简的原则,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仍有借鉴意义。
汤显祖的“至情
作者:周媛媛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  “至情  戏剧《牡丹亭》  戏剧《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描述:映出汤显祖人性的觉醒和对生命的探索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