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04)
报纸(423)
图书(84)
学位论文(46)
会议论文(2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50)
地方文献 (325)
地方风物 (35)
才乡教育 (26)
红色文化 (18)
宗教集要 (17)
非遗保护 (10)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230)
2013(85)
2012(126)
2007(93)
1998(36)
1996(37)
1987(20)
1986(24)
1985(18)
1984(22)
按来源分组
江西教育(7)
江海学刊(3)
争鸣(2)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1)
宜春市地方志通讯(1)
开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
佛教文化(1)
长城(1)
大众日报(1)
桂海春秋(1)
士大夫文化的两种模式:《虔州》与《南安军
作者:朱刚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学政  士大夫文化 
描述:的期待。北宋时代随着“庆历新政”而走向繁荣的“”创作,正以发表此种根本性的大议论为特征。就其艺术渊源来说,当与唐代的孔子庙碑有关。
臧懋循改编评点《还魂》呈现之曲批评及其意义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臧懋循  汤显祖  牡丹亭  还魂  戏曲批评 
描述:臧懋循改编评点《还魂》呈现之曲批评及其意义
明代三礼概述
作者:张学智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仪礼》  著作  三礼  周礼  礼记 
描述:明代礼类著作较易、诗、书类著作为少,其中关于《仪礼》的著作尤少。三礼之属,《四库》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记分述,重点在前三类。本文就前三类中较为重要者概述如下。
宋高宗与《春秋》
作者:张尚英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  宋高宗  《中州学刊》  《春秋传》  典型事例  文章主旨  王安石  胡安国 
描述:宋高宗与《春秋》
张载礼论纲
作者:林乐昌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载  《乐器》  《正蒙》  发展史  司马光  王安石  祭礼 
描述:》、《祭祀》、《丧纪》等篇。史称,张载之学“尊礼贵德”(脱脱等,第12724页),“以礼立教”(《二程集》,第1195页),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礼体系。从整体看,张载的礼是由两套系统构成的:一套
跟叶先生唐诗
作者:史晓风  来源:民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诗  自言自语  荔枝  叶圣陶  成一 
描述:1957年,我陪叶圣陶先生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一天早晨出来散步,看到遍地繁花满枝的荔枝树,我说,"看来今年荔枝是个大年,收成一定不错"。叶先生"嗯"了一
炒股莫韦小宝
作者:孔庆东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二  凯恩斯  菊花  美国股市  经济学家  西风  总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  园林 
描述:苏小妹她大哥,一次去拜访国务院总理王安石。等待接见的功夫,苏老大看到书案上写着半首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世界上凡是当大哥的,有时候都免不了爱逞个能惹个祸啥的。这位苏老大,也是一时兴起,就提笔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他这是讽刺王安石,难道连菊花耐
论《邯郸
作者:郑艳玲  来源: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邯郸  世俗内容  文人体验  地域色彩 
描述:汤显祖的《邯郸》加强了世俗内容和文人自身命运的体验,以及地域色彩的渲染,因而成为一部跨越时空依然余香缭绕的珍品。
发现“王”真正的命脉:王安石“字史”初论
作者:杨天保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学  选举社会  义理 
描述:“宋学”新局。所以,王氏“字”堪称“王”主脉。
群李浩看望人大代表
作者:暂无 来源:新三门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昨天晚上,县领导尹群、李浩、李先琦、章文英、黄祥云、朱建新等前往出席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驻地看望代表。 在县政府招待所,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尹群,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李浩等县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