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金牌意识”不应是官员目标
作者:魏纪中  来源:中国体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员  官员  意识  意识  金牌  金牌  全运会  全运会  体育发展  体育发展  媒体  媒体 
描述:山东全运会胜利闭幕,然而在全运会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全运会还该不该要,全运会究竟对中国的体育发展能起到什么作用的问题又在某些媒体上讨论起来,有媒体的朋友要我发表看法。
汤显祖戏曲讽世意识的成因探析
作者:黄三平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诗文集  讽世  戏曲创作  临川四梦  讽刺  意识  人性  思想基础  社会现实 
描述:汤显祖(1550~1616)的戏曲蕴含强烈的讽世意识,"临川四梦"都具有"对社会现实的热嘲冷讽"[1],其讽刺的内容丰富,讽刺指向官场、时政、理学礼教及人性人情。"四梦"贯穿了讽世意识,且其讽刺力度
浅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作者:张伟东  来源:学校管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  引导学生  发现问题  高度重视  系统阐述  创新思维  苏格拉底  爱因斯坦  陆九渊 
描述: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早为中外学者所共识。孔子提倡"每事问",他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学者陆九渊曰:"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
一个“情”字催生的青春意识——对汤显祖《牡丹亭》的思索
作者:王瑾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人情人欲  意识  寻梦  明代戏曲  作品  人性  代表作 
描述: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亦是明代戏曲史上最出色的作品。其故事取自《杜丽娘慕色还魂》,《牡丹亭》的故事由一个情字唤起青春意识的觉醒
课堂应是学生的展台
作者:徐小彬  来源:现代阅读(教育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生  展台 
描述:在语文教学中,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学生应是教材的主体
作者:李大全  来源: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教育教学研究专辑)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教材  电学  学生  主体 
描述:主要介绍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中电学部分编排的科学性,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更应是教材的主体。
学生应是高中政治课的主人
作者:刘怡静  来源:科教新时代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主人  政治  高中 
描述:孔子是最早主张学习要敢问善问之士,正是“不耻下问”使其名垂千古。可见让学生提问是何等重要。
教师应是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作者:曾春兰  来源:贵州教育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学生  心理保健医生  健康教育 
描述:教师应是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作者:程克俊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教学活动  主动参与 
描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应改革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以及在其它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参与活动的机会。
英语课理应是学生实践课
作者:杨丽江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英语课  学生  实践课 
描述:知识,进行信息加工,构建和生成知识,促进其理性认识的概括与提升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