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曲《牡丹亭》的审美文化透视
-
作者:程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审美文化 审美 舞台演出史 戏曲美学 当代传承
-
描述:世界为参照的现代文化的检视,面临更为严峻的时代挑战。同时,近年来昆曲《牡丹亭》在国内外连续创造演出奇迹,更是在文化界、学术界搅起了一场讨论热潮,引起人们对戏曲艺术、传统文化现代生存和发展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然而,对于中国戏曲的兴衰,不应只着眼于一种情绪化的褒贬或感情上的哀叹,而是需要一种对其美学特质和文化合理性的理性审视与思考。对《牡丹亭》作为文学经典的考察较多,但将昆曲《牡丹亭》作为一个戏剧艺术经典从历史文化美学方面加以全面关照和总结却涉及较少,这与中国戏剧的研究历史和传统思维有关。本文的主要宗旨在于——以《牡丹亭》在新世纪所引起的文化热潮为契机,以时间的历史纵轴为主线,在展现艺术经典形成、发展、成熟、衰落、重生的动态发展过程基础上,着眼于对其艺术规律和艺术精神的发现和剖析。较之抽象的理论研究,这样一个艺...
-
每个学生都应是阳光的
-
作者:董国祥 来源:教育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赏识教育 学困生 生命历程 班级 阳光 盲点 视觉 老师 信条
-
描述:站在讲台上已十几个春秋,教书育人,我始终把这句话作为我教书育人的信条——在这世上,并非每朵花都能开得惊天动地,只要能真真切切开过一回,那花开的刹那便是花儿生命历程中
-
历史课上最机灵的学生
-
作者:路沙 来源:第二课堂(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 三毛 老师 诸葛亮 课堂气氛 学生 恺撒 王安石 欧阳修 孙中山
-
描述:下午第一节课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就把三毛叫了起来。老师问:你说,王安石和欧阳
-
学生应是同伴作文的忠实读者
-
作者:蒋晓东 来源:阅读与鉴赏(教研)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 学生 读者 《语文课程标准》 开发和利用 语文教师 忠实 同伴
-
描述:在《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第二条对教师课程开发和利用提出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
-
这是对市民文明素质的褒奖
-
作者:廖慧娟 来源:厦门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这是对市民文明素质的褒奖
-
《耳食录》研究
-
作者:沈娜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乐钧 《耳食录》 类别 题材 审美 研究
-
描述:审美价值,作者擅长用物的人化和人的物化来表达感情。其文想象奇诡,注意辞藻,优美处往往充满诗...
-
论汤显祖遂昌诗文的审美价值
-
作者:王德兵 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遂昌 遂昌 诗文 诗文 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
-
描述:汤显祖的遂昌诗文具有极其丰富的审美价值:贵生灵秀,寄情山水;会友畅道,意至情真;为文作曲,戏构人生。在诗文中透过他那清正爱民的施政风采,凸显出:遂昌秀美峻拔的自然风貌和诗情画意的民俗风情,诗人
-
教师应是学生的知心人
-
作者:纪玉书 来源:今日科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关怀强迫症 关怀强迫症 诲人“知”倦新新人类 诲人“知”倦新新人类 劣性刺激 劣性刺激 终极体现。一日为师 终极体现。一日为师 终生为友 终生为友
-
描述:,到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让知倦成为书法中的飞白
-
中西悲剧审美差异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比较研究
-
作者:高翠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悲剧 审美差异
-
描述:仅单独就某一作品进行研究,做二者比较研究者相对较少。做比较研究者多侧重爱情故事、哲学思想、艺术形式或舞台技巧等不同角度。从中西方审美文化差异和审美心理差异角度研究者和作品明显不足。笔者力图通过研究两部
-
诗意化的哲学隐喻——陆九渊诗词的哲学审美价值研究
-
作者:王新营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诗词 隐喻 意境美
-
描述: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