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71)
报纸(392)
学位论文(37)
图书(29)
会议论文(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63)
地方文献 (171)
文化溯源 (94)
非遗保护 (59)
红色文化 (30)
宗教集要 (14)
地方风物 (8)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4(231)
2013(78)
2011(92)
2009(76)
2008(62)
2007(53)
2006(58)
2004(39)
2002(10)
2001(14)
按来源分组
其它(61)
戏曲研究(6)
中国戏剧(6)
江西社会科学(5)
东南文化(4)
光明日报(3)
闽江学院学报(2)
福州师专学报(2)
经济晚报(1)
中国民族博览(1)
江西广昌“”的文化阐释
作者:张芳霖 吴承游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间戏曲    民间信仰  宗族祭祀 
描述:一特定区域内流传和演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传说的灵验故事,透过真实的场景和人物,外来的""成为本族正统的族,这便是这一文化文本流传至今的原因所在。
“因情成梦,因梦成”试论汤显祖的戏剧观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剧观 
描述:汤显祖戏剧美学思想之核心,是属于与理学相对立的“情”的范畴。汤显祖特别强调“情”的作用,认为创作者是“为情作使”,强调“神情合至”,描绘理想境界。他宣称他的“临川四梦”都是“因情成梦,因梦成
"因情成梦,因梦成" --试论汤显祖的戏剧观
作者:邹自振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剧观 
描述:汤显祖戏剧美学思想之核心,是属于与理学相对立的"情"的范畴.汤显祖特别强调"情"的作用,认为创作者是"为情作使",强调"神情合至",描绘理想境界.他宣称他的"临川四梦"都是"因情成梦,因梦成
作者:吴若峰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盐腔  演员们    客家族群  弋阳腔  长城  手抄本  广昌  剧本  汤显祖 
描述:一出家喻户晓的孟姜女哭长城,在同一乡村的二姓客家族群中,作为家族祭祀,承袭传唱500余年,分化成两出悲喜剧,一个是传奇《长城记》,另一个是《孟姜女送寒衣》。遗失多年的古南剧本,几近绝迹的四大
广昌《》后继有人
作者:张帮人 段学文 王绍雄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南昌3月21日电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赤溪曾家戏剧团日前举行拜师典礼,村中23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对着面前十多位村中演的元老,毕恭毕敬地行拜师仪式。这是曾家举行的廿六代拜师典礼
孟姜女故事的流传与地域社会:江西广昌“”的文化考察
作者:吴承游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孟姜女故事  文化  民间传说  古代文学 
描述:涵相当丰富。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文化遗产,广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学价值。本文正是以此为个案,从孟姜女故事的源起、流传及意义演变入手,对曾、刘两家“”的文本进行考源
广昌进入名录图典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黄志文文/图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广昌被编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据了解,广昌戏是江西省古老戏曲剧种之一,其创始年代约在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
广昌“”的考察与研究
作者:李启福 李上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形态  传说故事  田野调查  历史渊源  艺术特点  孟姜女  高腔 
描述:指专演孟姜女传说故事的戏曲,它作为成熟的一种戏曲形态,又名盱河,形成于明朝,距今五百余年。其唱腔以高腔、并吸取四大声腔之首海盐为主,特点鲜明、音乐古朴;具有元代古南戏曲音韵。笔者曾对江西广昌甘
江西广昌探析
作者:毛礼镁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姜女  广昌县  江西  戏曲研究  长城    海盐腔  探析  演出  弋阳腔 
描述:广昌县甘竹镇赤溪曾村和大路背刘村,仅有盱江一水之隔,两地相近。从明代开始,甘竹镇曾、刘二村先后演出两种孟姜女故事的戏曲,俗称。其中赤溪曾村演《孟姜女送寒衣》;大路背刘村演《长城记》。两种
凌家滩文化应是“三皇”时代的有巢氏文化
作者:王文清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凌家滩  有巢氏  遗存  文化 
描述:安徽巢湖地区凌家滩文化的遗址和遗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袭庖牺之号”的有巢氏文化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