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周易郑成注》
作者:郑振峰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易注》  《易》学  王应麟  集大成  郑玄  王弼  郑注 
描述:《周易郑成注》一卷,郑玄注,王应麟辑。郑玄初从第五元先受京氏《易》,又从马融受费氏《易》,故其学出入于两家之间,其所撰《周易注》堪称两汉《易》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魏晋以后,与王弼《周易注》并立国学
中国历代吴斋研究综述(1460-2010)
作者:邹建锋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明代  清代  儒家  综述 
描述:代内地学者多从明代心学史的早期启蒙地位评价斋,如蒙培元认为斋是明代心学的直接发端者,唐宇元突出斋对王学产生的催生作用,步近智、张安奇肯定其对明代朱学到心学转变的促进意义;海外学者对吴斋在明代
广昌“戏”高腔曲牌的声腔特点
作者:高赟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声腔  曲牌  特点 
描述:广昌"戏"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经专家考证,其唱腔是明代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遗响。因此,本文从"戏"曲牌的声腔为例进行分析,主要论述高腔曲牌在"戏"声腔中的特点。
江西广昌“戏”的文化阐释
作者:张芳霖 吴承游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间戏曲  戏”  民间信仰  宗族祭祀 
描述:一特定区域内流传和演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传说的灵验故事,透过真实的场景和人物,外来的"戏"成为本族正统的族戏,这便是这一文化文本流传至今的原因所在。
孟姜女故事的流变与地域习俗:以江西广昌“戏”为例
作者:张芳霖 吴承游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姜女  故事  地域习俗  广昌   
描述:孟姜女故事作为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说之一,源远流长,而其流传的形式也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变。在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一带即流传着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民间戏曲,俗称广昌"戏"。作为一种文化范本的
广昌“戏”曲牌中的其它声腔特征研究
作者:高赟  来源:音乐大观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杂腔  曲牌  特点 
描述:广昌"戏"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经专家考证,其唱腔是明代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遗响。因此,本文
戏曲牌的核腔类型及相关思考
作者:傅利民 戴和冰  来源: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  海盐腔  曲牌  腔句  核腔类型 
描述:意义重大。
称舜《娇红记》真情的内涵:与《牡丹亭》之比较
作者:李春艳  来源:吕梁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娇红记  娇红记  晚明  晚明  主情  主情  现实  现实 
描述:称舜是明代剧坛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其剧作《娇红记》集中体现了作者的真情思想,这一真情思想的产生顺应了晚明主情的文学浪潮。与《牡丹亭》相比较,《娇红记》的真情思想既与作家的思想认识有关,又受明末
齐心谋发展协力促和谐 州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隆重开幕
作者:王明阳  来源:甘孜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月9日,州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康定隆重开幕。本报记者 王明阳 摄 本报讯(记者 张兵)盛会启幕,群贤毕至。1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孜藏族自治州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康定隆重开幕。在团结民主的气氛中,来自全州各族各界和各条战线的州政协委员汇聚康定,围绕“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州委、州政
苏州藏书家姚嘉来抚捐书王安石纪念馆终于有了王安石主题连环画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捐书现场 □文/图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核心提示 为了给王安石纪念馆送6册王安石主题连环画,一位年届半百的男子不远千里从苏州赶到抚州。 这些连环画当年发行时的价格不超过100元,但它们填补了王安石纪念馆一直以来无王安石主题连环画的空白,成为人们进一步了解王安石这位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