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孔子
作者:何朝东  来源:青年作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儒教  读书  鲁国  宗师  周礼  为师之道  诗词文赋  孔庙  招贤纳士 
描述:唤悦编审。改删诗史得奇志,定稿周礼传礼仁。《春秋》字里寻乐,《周易》句间耕耘。招贤纳士三千,唯就七十二人。广说克己复礼,辛苦周礼规矩。只图恢复朝纲,唯求政客正名。君臣父子,上下严定。强调方圆礼路,主张为政清明。反对逾越,杜绝放任。限制杀戮,治国礼宾。鼓吹青年好学,提倡不耻下问。不求生而知之,只信学习解困。尊重
孔子的“天命观”与“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解读
作者:姚小鸥 孟祥笑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天命观  周礼  《郭店楚简》 
描述:"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出自《论语·子罕》篇。正确理解这句话,须从孔子的"天命观"入手进行研究。根据《论语》提供的资料,结合《礼记》等《论语》以外的传世文献和《郭店楚简》等出土文献加以分析,"子罕"句应
刘绍刚著《孔子论学八体书册二种》首发式在京举办
作者:暂无 来源:收藏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华书局  文化遗产  孔子  古文字研究  书写  研究院  学者  李学勤  出版  主办 
描述:由中华书局出版、刘绍刚书写的《孔子论学八体书册二种》首发式最近在北京举办。该活动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华书局共同主办。该书书写者刘绍刚是已故学者蒋维崧的弟子,长期致力于古文字研究
孔子诗论》对周礼文化思想的发展与反省
作者:王莫楠  来源:华章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论  文化  礼仪 
描述:的精神,又对周代某些制度和礼仪形式发展到后期只剩下躯壳却无实质的礼仪制度做出了反思。
刘绍刚《孔子论学八体书册(二种)》序
作者:李学勤   来源:中国文物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刘绍刚《孔子论学八体书册(二种)》序
仁:以仁养天下万物
作者:暂无 来源:优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仁者爱人  孔子  孟子  百姓  王烈  仁政  李世民  仁爱  论语  礼记 
描述:意思。台湾画家、诗人、作家蒋勋对仁的理解更有意思。他说,我们嗑瓜子时,有一个东西叫仁。所有硬壳里面那个最柔软的部分叫仁,那是"发生生命的部分"。所以,有一次,别人问孔子说,什么叫仁,孔子说,"生生
于赓虞集外诗文辑录
作者:王贺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于赓虞  自我教育  人生  艺术  文学家  柏拉图  中庸之道  中国社会  大学教育 
描述:迎日出①屹立河畔读熟了东方自然的景色——怒云下的石山餍足的微笑在那一道血色的霞彩。
“名与实”多向钻探
作者:庄宽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与实  王安石  审题立意  自拟题目  关系类型  孔子  根据要求  作文  价值  社会 
描述:请以"名与实"为话题,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审题立意】写关系类型话题要明确二者指向,理出二者间的关系。名与实是一对古老的话题。从一个人到一个地方,一件物品,一个事件,都有"名"与"实"的两面。
书中自有“护身符”
作者:陈鲁民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血气  官员  好书  读书  子曰  孔子  全身  节欲  黄金 
描述: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时,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说,年轻时,要警戒迷恋女
从“仁”到“人情社会”
作者:柳士同  来源:杂文月刊(原创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情社会  人际关系  人与人  孔子  三纲六纪  仁者  周礼  父为子纲  生产力  人情味 
描述:倡导的"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