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胡应麟传记资料及其历史嬗变
作者:崔建利 万华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传记资料  传记资料  嬗变  嬗变 
描述:胡应麟是明代后期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历史、版本目录及图书辨伪方面成就卓著。但本文对存世各类文献中有关胡应麟的传记资料进行了整理、归纳,并对胡应麟不公正评价产生的社会历史渊源作了分析。
传承与嬗变之间:关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纛”
作者:陈晓伟  来源:寻根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方游牧民族  嬗变  传承  《周礼》  典章制度 
描述:《周礼》中记载:及葬执纛,以兴匠师。纛为何物?《史记·项羽本纪》曰:纪信乘黄屋车,傅左纛。李斐的《集解》对纛做出了解释:毛羽幢也。在乘舆车衡左方上柱之。蔡邕也进一步描述它的具体形制:以牦牛尾为之,如
在焦灼中寻求心灵的归宿:王英琦散文精神嬗变
作者:马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英琦  王英琦  焦灼  焦灼  散文精神  散文精神  嬗变  嬗变 
描述:苦苦求索的历程。 对此,本文从三方面展开论述:一、热切奔放——民族主义情感表达。最初,生活和事业上的“曾经沧海”让作家走向旷野,书写了从西双版纳到南国花城,从西北漫漫荒漠到东北白山黑水的见闻感受。为辉煌历史在今天的失落而焦虑而悲叹。二、率真直露——女性主体意识呈现。80年代中后期王英琦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身为女性,王英琦一方面对女性的生命经验有着深刻切身的体悟,一方面对女性的主体命运进行悠远的思考,以自己特有的言说方式呼唤女性要“美丽的活着”。三、凝重幽远——人生终极意义求索。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英琦由对女性主体存在价值的思考,更多转向对文学和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探索上。她冲破一切生存假象和表面困厄,确立了抗拒尘俗的决绝姿态和求道殉道的终极信仰相统一的启蒙救赎的人文立场。 王英...
新视域下的新成果:评《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
作者:郭英德 范红娟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嬗变  戏曲  晚明  “问题意识”  成果  视域  认识活动 
描述:在于其强烈的问题意识.
在焦灼中寻求心灵的归宿
作者:马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英琦  焦灼  散文精神  嬗变 
描述:苦苦求索的历程。 对此,本文从三方面展开论述:一、热切奔放——民族主义情感表达。最初,生活和事业上的“曾经沧海”让作家走向旷野,书写了从西双版纳到南国花城,从西北漫漫荒漠到东北白山黑水的见闻感受。为辉煌历史在今天的失落而焦虑而悲叹。二、率真直露——女性主体意识呈现。80年代中后期王英琦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身为女性,王英琦一方面对女性的生命经验有着深刻切身的体悟,一方面对女性的主体命运进行悠远的思考,以自己特有的言说方式呼唤女性要“美丽的活着”。三、凝重幽远——人生终极意义求索。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英琦由对女性主体存在价值的思考,更多转向对文学和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探索上。她冲破一切生存假象和表面困厄,确立了抗拒尘俗的决绝姿态和求道殉道的终极信仰相统一的启蒙救赎的人文立场。 王英琦那大气磅礴的“历史文...
论王安石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想及其嬗变
作者:吴云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思想  经世致用  西昆体  有补于世  诗歌创作  韩愈  杜甫  “文”  李商隐 
描述:宋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早在他的壮年时期,欧阳修就曾以“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这样的诗句对他的文学才能和成就备加赞赏。就文学理论而言,王安石在当时也是独
词与乐之关系及其嬗变
作者:周学明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曲音乐  李清照  音乐形象  豪放词  王安石  北宋中叶  忧患意识  意象  审美意识  《东京梦华录》 
描述:词与乐之关系及其嬗变周学明同和音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刘熙载指出的“词,声学也”(《艺概·词曲江》),很恰当地说明了这种关系。词和音乐的关系,不能仅仅把词看作一种“乐田”,是能够歌唱的。古代的诗歌
论王安石文学思想之嬗变
作者:董刚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功利性  法度 
描述:、诗歌创作中诸多艺术表现技巧、创作法则、历代诗人的品鉴等问题做出了独到精辟的论述 ,开启江西派论诗之先河
《牡丹亭》主题与明中叶美学嬗变
作者:叶树发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美学嬗变  程朱理学  明中叶  罗汝芳  以情格理  “情”  “理” 
描述:汤显祖在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塑造了杜丽娘的动人形象,但对于《牡丹亭》的主题,自其问世以来,直至今日,仍是众说纷纭。其中又以下面两种说法最具代表性:一、反对包办婚姻。二、以死来追求爱情。我们认为,如果只是这样,杜丽娘的形象也就体现不出时代的新特点。因...
王应麟与中国传统学术形态嬗变
作者:钱茂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王应麟  王应麟  1223  1223  1296  1296  人物研究  人物研究  王应麟  王应麟  1223  1223  1296  1296  学术思想  学术思想  研究  研究 
描述:王应麟的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