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红楼梦》中的戏曲文化
-
作者:李丽莉 来源:文化月刊(下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西厢记 贾宝玉 牡丹亭 戏曲文化 弋阳腔 汤显祖 唯美 贾府
-
描述:如果一定要给中国的表演艺术寻找一个最美代言人,当非戏曲艺术莫属。这其中,尤以昆曲戏种最为典雅华丽,唯美的场景和演员妆容让整个舞台表演都如梦似幻。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古人的此番慨叹道尽心酸。有人说,曹雪芹本意是想将《红楼梦》写成一出戏,但是随着创作思路的不断提升,戏曲
-
汤显祖春季游园治好头痛且作《牡丹亭》
-
作者:刘清扬 来源:现代养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头痛 大腹皮 明代戏剧 疗疾 药草 春季 游园 芍药
-
描述:汤显祖据说我国明代著名戏剧作家、文学家汤显祖,因日夜勤奋于写作剧本,用脑过度,经常头痛。他请了当地一位名医叶半仙诊治。
-
看得见风景的花园 论《牡丹亭·惊梦》中抒情主体的建构
-
作者:王音洁 来源:新美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抒情主体 真理 风景 游园 建构 身体 传统
-
描述:分地捕捉到这一点可贵的自由,并且继续推进这充满奇想的事件,接下来的幽媾就合情入理了。游园之后,充满新意的身体于焉到来。但这种新意是怎样到来的呢?它如何能通过一场游赏抵达身体
-
《牡丹亭》随记
-
作者:谭晓雯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戏词 散场 赶集 相思 余音 红烛 莫名其妙 模样 游园
-
描述:其间韵味,只单纯地觉得好听。回到家里,寻来戏词,央求哥哥一遍一遍地念着,然后跟着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背,虽不会唱,却也觉得万般美
-
方寸上的中国古典文学系列之六游园惊梦《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珠海特区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耿晓筠
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继崔莺莺之后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她与柳梦梅之间的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
《牡丹亭》与《西厢记》堪称中国戏曲史上两座矗立的丰碑
-
“惊梦”醒来六十年
-
作者:岳美缇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牡丹亭 小生 演出 昆曲艺术 校长 戏曲学校 舞台 柳梦梅 唱腔
-
描述:时把我
-
第六维度:惊梦
-
作者:姚媛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维度 汤显祖 昆曲 牡丹亭 故事 白先勇 寻梦 梅花 园林
-
描述:".难道还不够吗?传唱千古,感动后世,都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些句子.
-
论《牡丹亭·惊梦》意境创造的美感
-
作者:刘钊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惊梦》 意境 美感 探究
-
描述:意境美感是文艺作品创造的独特的艺术境界。昆曲《牡丹亭·惊梦》作为明代南曲的代表作,它是汤显祖创造的生活图景与思想感情融合的艺术精华。从美学和意境审视《牡丹亭·惊梦》一出,我们可以体味到"惊心动魄
-
大雅之美 余音不绝
-
作者:沈立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艺术 杜丽娘 江苏昆山 百戏 历史 闺阁 唱腔 锦屏 游园
-
描述: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其曲调之高雅,唱腔之圆润让人入迷。
-
昆曲《牡丹亭.惊梦》表演中的情绪体会
-
作者:孙珏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昆曲《牡丹亭.惊梦》表演中的情绪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