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文化意蕴的多重阐释
-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华 《〈牡丹亭〉文化意蕴的多重阐释》 汤显祖 故事情节 审美意义 悲剧性 二重人格心理意象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以其虚幻复合的艺术情境与丰厚奇特的文化意蕴,历来引起人们极大的审美兴趣,面对这样一部经典名著,任何一个固定的视点都容易造成对作品的遮蔽。钱华在《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上发表同题文章,从三个层面对《牡丹亭》的文化意蕴进行了阐释。
-
论陈最良性格的多重性
-
作者:孙德林 来源: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陈最良 性格 塑造
-
描述:陈最良这一角色固然有其"冬烘"的一面,但在他立体性格中,不乏有勤奋、笃实、忠诚、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在他身上除去可憎、可恶之处外,还有让人可怜、可叹的地方,甚至还有令人可敬、可赞的方面,汤显祖笔下的陈最良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复杂、生动颇有几分魅力的人物。
-
充分就业应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
-
作者:陈家庆 来源: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就业 失业率 就业优先 经济增长
-
描述: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迳。因此,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全面地推动就业,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解决目前我国面临巨大失业压力的客观要求和有效办法。
-
向公共财政转型应是税制改革的目标
-
作者:张曙光 来源:税务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共财政体制 税收制度 改革 中国 税收征管 税收收入
-
描述:究所邀请诸领域专家,于2004年1月3日联合举办了“税收形势专家分析会”。会上专家们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本期特将专家发言刊出,以飨读者。
-
“和平崛起”应是国家目标而非国家战略
-
作者:钟伟 来源:领导决策信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平崛起 国家目标 国家战略 清晰化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公共政策研究 中国崛起 战略组合 创新意义 政策报告
-
描述:“和平崛起”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国家目标,但其内涵仍需清晰化。
-
渗透数学思想应是数学总复习必须重视的教学目标
-
作者:赵云峰 来源:辽宁教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思想 数学 复习 教学目标 符号思想 化归思想 对应思想 函数思想 极限思想
-
描述:渗透数学思想应是数学总复习必须重视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