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变迁与知识分子的探索:以吴宗慈为例
-
作者:赵欢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宗慈 吴宗慈 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
描述:革命导师孙中山先生,在护法运动和北伐运动等政治活动中四处奔走,为孙中山的政治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寄希望于通过建立议会,实行宪法,以求达到国家民主的目的,然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让其放弃了政治救国的想法,转而以创办工厂,开矿采矿进行实业救国。他先后筹办浙江长兴煤矿、湖北鄂城铁矿和江西乐平锰矿三个矿场,筹措资金,添置设备,本想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大干一场,终因时局动荡,外商毁约而停产。在国家遭受外敌欺辱,人民奋起反抗之时,他投身于国家的教育与文化事业中。为了不让人淡忘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他义无反顾地编纂《庐山志》和《江西通志》(稿本),为江西的文化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社会大变革的情况下,他与时俱进,顺应潮流,提出在面对社会变化中的独立见解,而且还主动地去适应这个已经变化的社会。他在社会变革中努力地提出自己的应对之策,并且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种变革,做出对社会有益的事。他的人生实践带有鲜明的时代痕迹,他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在今天仍有其借鉴意义。
-
全国人大代表、东方航空集团总经理刘绍勇—— 加快空域管
-
作者:吴 凯 李治国整理 来源:经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近年来,航空市场规模快速扩大,现行的空管体制已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仅制约了民航的快速发展,而且影响了军航的训练质量,带来了一定的飞行安全隐患。
因此,应当加快推进我国空域管理体制改革。“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构建快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提出改革空域管理体
-
服务人民 无怨无悔 ——记武警河南总队三门峡市支队教导
-
作者:党涤寰 李新可 吴 彤 来源:经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武警三门峡市支队,有一个扎根基层17年的带兵干部,喜欢对战士们说“看我的”、“跟我来”,为驻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就是武警河南总队三门峡市支队教导队队长代练兵。
“我的位置就应该在最危险的地方!”
去年7月下旬,河南卢氏7个乡镇遭受洪灾。代练兵带领30名官兵,赶到偏远重
-
汤显祖《牡丹亭》处置式考察
-
作者:康芸英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处置式 处置式 考察 考察
-
描述:加复杂,处置式、使成式、被动式等不同句式结合使用。
-
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应是实际处置后发生的损失
-
作者:韩萍 梁仁琼 廖永红 来源:财会通讯:综合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资产损失 税前扣除 保险赔款 责任人 国务院 国税 财政
-
描述:《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2009〕88号)对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进行了明确,即企业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依照国务院财政、
-
秦光荣对中国船员在湄公河遭袭事件处置工作再次作出指示妥善安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本报记者)昨日,省委书记秦光荣对中国船员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袭事件的处置工作再次作出指示,要求一定要妥善处置善后事宜,在安慰死难者家属的工作中体现政府关怀;要督促、协调、配合邻国有关部门
-
浅析高考古诗词鉴赏方法
-
作者:陈星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鉴赏方法 表现手法 诗歌 高考 语言 注释 内心世界 杜甫 王安石
-
描述:高考中鉴赏古诗词的关键在准确地把握诗词的主题、意境。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先关注题意与注释,做到知人论世,然后才能仔细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中所用的表现手法,确定诗歌的题材,真正地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领会诗的题旨、意境。
-
曹洞宗东渡
-
作者:暂无 来源:时代教育(国家历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曹洞宗东渡
-
“百果之宗”:梨
-
作者:傅维康 来源:家庭用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梨子 百果 《诗经》 《周礼》 发源地 马王堆
-
描述:梨是很古老的果树,中国是梨树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诗经》里已收载题为《甘棠》的诗篇。“甘棠”又名“棠梨”,是野生梨子。《周礼》则有采集梨果作祭祀品的记载。1972年到1974年间。考古人员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的一座公元前168年汉墓里,发现有完好的梨核。
-
巩义慈云禅寺五十三峰圣境图研究
-
作者:孙晓岗 来源:美与时代(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济宗 青龙山 形成发展 曹洞宗 发展史 重要价值 寺院 十七年 佛教发展 碑铭
-
描述:慈云禅寺在巩义境内,原始建筑已毁,仅存古碑残碣五十余件,塔碑铭文四十余块,这些文物对于慈云禅寺形成发展的记录都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和揭示,为研究此寺院的发展史以及佛教在中原的传播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真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