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信”是人不是物
-
作者:刘绍义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 信 是人不是物》 故事 文学 刘绍义
-
描述:在我国古代,“信”字是人不是物。“信”不是信件信函的意思,而是指送信的人。这里的送信人既包括递交函件和传递消息的人,也包括外交使臣。
-
语文教学中的“借物”
-
作者:周雪盈 陈克鹏 来源:陕西教育:行政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游褒禅山记》 教学过程 王安石
-
描述: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治学如登山,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外物的帮助,才能达到目的。经过几年实践,我认为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可尝试一下“借物”。
-
区分象征和托物言志
-
作者:杨帆 来源:考试(高考语文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托物言志 象征 表现手法 表达 艺术手法 王安石 形象 作者 区分 概念
-
描述:象征和托物言志是古代诗歌中经常使用的两种表现手法,各类考试多有涉及。许多同学甚至老师都感到,这两种表现手法非常相似,难以区分。现对这两种表现手法浅析如下:象征和托物言志都借助某一物象来表述另外的东西
-
“物含妙理总堪寻”讲评
-
作者:田宗昌 付卫锋 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数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界 王安石 议论文 人类社会 启示 文字 鸟兽 命题作文 发展等级 文题
-
描述:【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王安石曾说过:"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古人云:"境自远尘皆入咏,物含妙理总堪寻。"的确,自然界包罗万象,生生不息,昭示
-
以物寓理:论李觏的咏物诗
-
作者:欧婷婷 来源:岁月(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诗歌 诗歌 咏物 咏物 以物寓理 以物寓理
-
描述:品的过人之处和写作特点.
-
托物言志 含蕴有味
-
作者:乐燎原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托物言志 古典诗词 表现手法 表达 王安石 作者 作品 诗法 主旨 客观事物
-
描述:诗法指津"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寄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
刘韵洁院士提醒我国物联网过热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本报讯 (记者 张伟)日前,在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赛迪顾问承办的未来电子技术发展与理工科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上,针对物联网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势头,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指出,目前外界
-
远古芳香沁人 水仙润物醉人 “海堤味道”系列品鉴会续写
-
作者:暂无 来源:汕头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活动现场展示老茶客亲手书写的楹联。
广东潮剧院院长蔡少铭表示,茶是最佳的寄托乡情物品。
茶客们迫不及待品茶样。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8月13日下午,由汕头都市报和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四场“海堤味道”系列品鉴会在海堤茶叶汕樟路专卖店举办,汕头茶客们冒烈日酷暑前来,共
-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等专家谈物联网机遇在于解决国计民生问题
-
作者:暂无 来源:无锡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韵洁:物联网发展方向就是要解决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当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叶甜春: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应该是未来物联网的市场空间
昨日在锡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上,被誉为中国物联网
-
吴康斋意向性诗歌的理学意境分析:观物清心
-
作者:邹建锋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康斋 诗歌 道德修养 心灵世界
-
描述:吴康斋是明代儒学杰出的教育家。本文以康斋诗歌中的月亮、白云和梅花为分析对象,分析其深厚的道德涵养工夫、独特的光明人格和高大的圣贤气象;并与同类诗歌相比较,来挖掘15世纪中国儒家刻苦独立的清修意境,籍以表达中国文化关注人格独立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