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改革:呼唤教学理性的回归
-
作者:陆安 来源:教育情报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学理性 回归 课堂教学 中华民族 耐人寻味 王安石 教师
-
描述: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不少教师牢牢地树立了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而不懈努力的意向,正如王安石所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本轮课程改革的困难
-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 深化课程改革结硕果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省 江西省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临川 临川 方案实施 方案实施 重点中学 重点中学 试点学校 试点学校 抚州市 抚州市 课改 课改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 从实际出发 从实际出发
-
描述:作为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的临川一中,也是江西省普通高中课改试点学校之一,自1997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施至今,学校从实
-
个人需求的满足应是高等教育及其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
作者:张晓明 来源: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个人需求 改革 政治经济体制 物质生活需要 普通民众 社会服务 质量下降
-
描述: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能力不断增强,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的形式、内容产生了更多的要求。
-
王益案让上市审批权改革再失契机
-
作者:暂无 来源:经理人内参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益 上市 审批权 改革 开庭审理 副主席 证监会 北京市
-
描述:3月30日.曾担任证监会副主席、国开行副行长的王益在北京市一中院开庭审理。检方指控王益收受近1200万元贿赂,但市场传言与王益有密切关联的太平洋证券上市等案.在庭审中却都没有涉及。媒体只能靠炒炒贪官绯闻填补版面。
-
"昆曲"列入高校区域课程探索
-
作者:施敏 来源:飞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教师教育 普通高等学校 音乐学 学校课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组织学 指导方案 牡丹亭 地域优势
-
描述:它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我们高等院校在保护、传承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如何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培养世界遗产教育的师资的重要途径.
-
王安石 直面现实 作改革家
-
作者:西江月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改革 中国历史
-
描述:唐的四分之一。而且与之对峙的政权全都强横雄壮,堪谓“强敌环伺”。宋太宗赵匡义两次北征大辽,均以大败收场,主动征讨的结果换来对契丹人的屈膝求和。明人章衮在《书临川文集后》中有一段话,精辟地描述当时的状况: “宋之有天下,燕云尽失。契丹已强于北,元昊继起,兵力又夺于西。不能数战,则其势不得不出于求和。转输金缯,每岁不赀。卑礼甘言,惟恐挑祸。汉之文景,国辱而民不困,时则有文景之辱而无文景之利,此盖凛然不可恃以常安之势也。” 与顽固派较力 王安石生活的真、仁、英、神四朝,比起高祖、太宗时期,每况愈下。 真宗之初,便有澶渊之盟,每年向辽贡奉大量银帛。为国防计,北宋养了一支一百多万人的军队,军费开支竟占政府岁人近八成之巨。而这支庞大的军队却毫无战斗力,骑兵不会骑马,水师不习水战。
-
略论王安石变法
-
作者:王守坤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均输法 改革
-
描述:略论王安石变法
-
校本科研:应是绿肥红瘦
-
作者:张延华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本科研 绿肥 教育教学实践 中小学教育 中小学教师 基础教育 科研领域 风景线
-
描述:伴随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校本科研俨然成为中小学教育科研领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校本科研的高度认同和热切关注,充分印证了校本科研对教育教学实践的亲和与切近,同时也再度激发了
-
当代戏曲创作如何实现艺术与市场双赢初探:以昆曲青春版《牡丹
-
作者:周黎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戏曲 改革 改革 艺术 艺术 市场 市场
-
描述:随着戏曲观众的流失,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戏曲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适当创新以吸引更多的年青观众群。本文以近年来在上座率及口碑上均取得较好成绩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和黄梅戏《徽州女人》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
一次昆曲改革尝试
-
作者:马戎戎 来源:21世纪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服装设计 牡丹亭 李渔 文化传播 传奇 艺术指导 传统意义 女性主义 总监
-
描述:是传统意义上的戏装,而是找来了多年给"春晚"设计服装的郭培;出品人和监制是"普罗之声文化传播公司"的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