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765)
期刊文章(4820)
会议论文(82)
学位论文(5)
图书(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570)
地方文献 (40)
地方风物 (26)
红色文化 (14)
非遗保护 (9)
才乡教育 (7)
宗教集要 (7)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5575)
2004(183)
2003(186)
2002(153)
2000(137)
1999(115)
1998(110)
1996(115)
1995(134)
1987(114)
按来源分组
中国妇女报(16)
领导科学杂志(7)
科技创业月刊(2)
经济工作月刊(2)
广西地方志(2)
华夏星火(1)
江苏邮电报(1)
科技进步与对策(1)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
建文帝避难贵州应是史实
作者:王录生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文帝  贵州  靖难之变  郑和  郑氏宗祠 
描述:城破,建文帝不知去向。史书记载不一。有说自焚宫中,有说化装成僧人出逃。两种说法并存。建文帝的下落成为明史的一大未解之谜。从现存史料和遗迹来分析,避难贵州应是史实。建文帝不可能自焚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
负荆请罪的廉颇应是年青人
作者:张港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廉颇  年青人  年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描述:颇事迹的最早记载。从赵惠文王十六年到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廉颇愤而投奔魏国,其间为40年。廉颇刚到魏国是多大年纪尚不清楚,在魏国呆了多少年,也不知道。至悼襄王五年(公元前240年),赵被秦攻下龙、孤、庆都,第二年秦又攻上党。赵王思用廉颇,当是在赵悼襄王五年之后。这时候的廉颇尚能“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若不是坏人作祟,还是可以带兵上阵的,并不是真的老得不中用了。一般地说,古人的寿命与健康情况是远不及现代人的,这时的思复得廉颇,多说也就70多岁。现在我们再回头算一下,假如公元前239年,“思复得廉颇”时他是70岁,那么公元前283年取阳晋时的廉颇应该是26岁,而公元前279年渑池会后时顶多也就是30来岁。假如负荆请罪的廉颇就已经是六七十的老人了,那么赵王“思复得廉颇”时,廉颇当有100多岁了。100多岁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