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7)
报纸(11)
学位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9)
才乡教育 (5)
地方风物 (5)
地方文献 (3)
按年份分组
2014(15)
2009(1)
2008(3)
2000(2)
1998(3)
1997(7)
1995(2)
1994(2)
1993(8)
1937(1)
按来源分组
其它(4)
抚州师专学报(3)
华夏文化(2)
河南教育(1)
泰安师专学报(1)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1)
瞭望(1)
聊城大学报(1)
潇湘晨报(1)
半月选读(1)
好人应是真人而非圣人
作者:十年砍柴  来源:半月选读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圣人  思维模式  手表  生活用品  雷锋  道德形象  主流  救助  史料  道德教育 
描述:一个圣人
好人应是“真人”而非“圣人
作者:暂无 来源:潇湘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好人应是“真人”而非“圣人
好人应是真人而非圣人
作者:十年砍柴   来源:聊城大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好人应是真人而非圣人
交友之道
作者:凌亢  来源:瞭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交友之道  酌古斟今  割袍断义  学而优则仕  瞿秋白  上下级关系  讲心里话  官僚习气  王安石  阶级斗争为纲 
描述:交友之道●凌亢有人说:在我们这里,人与人之间,只有工作关系上下级关系,而无朋友关系,即无真友情可言。我说,此言稍过,但也不全无根据。在革命队伍中,重组织性、党性,一切为公,人与人间的友谊建筑
论王之道的词
作者:冯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相山词  题材  风格  清丽  沉郁 
描述:且均有各自的面貌特征。由这些题材引发,相山词的风格 特点主要呈现为两种面貌:一为清丽淡雅,一为沉郁。围绕着这些问题,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章主要介绍王之道的生平和思想,和南宋初期王之道其人所处
之道及其词研究
作者:刘景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之道  相山词  思想内容  艺术成就  历史地位 
描述:评价了王之道词的艺术成就和应有的历史地位。全文主要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 前言。简要阐明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对王之道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对选题研究的内容要点作了说明。 第二部分 王之道及《相
陆象山论学之道
作者:黄春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古代哲学  古代哲学  论学之道  论学之道 
描述:本文阐述陆象山在“心即理”的哲学命题下的为学之道。在为学要“先立乎其大”的前提下,除了运用“易简功夫”和独立思考外,着重探讨了陆象山“千虚不搏一实”的求实精神和治学方法。
论曾巩的“先王之道
作者:骆啸声  来源: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曾巩的“先王之道
提要钩玄 教学之道
作者:汤贵仁  来源: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提要钩玄  中国古代文学  王安石  文学史教学  刘禹锡  文学创作  教学内容  司马光  答司马谏议书  方法问题 
描述:确.就教学而言,“米”就是内容,因此,正确而科学的内容应该和正确而科学的方法一致,并行不悖.
名家治学之道
作者:暂无 来源:河南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而不思则罔  治学方法  唐朝文学  《新民晚报》  治学之道  北宋政治  爱国诗人  王安石  借鉴参考  徐特立 
描述:名家治学之道古今中外名家的治学方法,可供不同个性的人在治学时借鉴参考。、春秋时大教育家孔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战国时思想家孟朽:“尽信书不如无书。”3、东汉哲学家王充:“知古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