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62)
报纸(378)
图书(40)
学位论文(14)
会议论文(1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27)
才乡教育 (247)
文化溯源 (104)
地方文献 (77)
地方风物 (28)
非遗保护 (11)
红色文化 (6)
宗教集要 (4)
按年份分组
2014(138)
2011(72)
2008(43)
2007(40)
1999(7)
1998(8)
1995(8)
1994(22)
1991(11)
1982(12)
按来源分组
抚州日报(140)
其它(62)
知识窗(3)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
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
河南日报(1)
大学图书馆学报(1)
四川图书馆学报(1)
运城日报(1)
临川方言研究综述
作者:吴碧宇  来源:晋中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  临川  方言  方言  研究  研究 
描述:临川方言的语音、词汇和句法三方面介绍了学者们对临川方言的研究,其中语音研究成果突出,但词汇研究和句法研究,尤其是句法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领域,指出了临川方言的后续研究空间。
有感于江西临川一中
作者:侯代忠  来源:中学理科:综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省  江西省  临川  临川  重点中学  重点中学  占地面积  占地面积  在校学生  在校学生  在职教师  在职教师  教学班  教学班 
描述:临川一中是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创建于1955年秋,坐落在著名的“才子之乡”——临川.该校占地面积105亩,现有教学班138个班,在校学生11000人,在职教师462人.
考《临川先生文集·补遗》误收梅尧臣诗二首
作者:寿涌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集  先生  临川  补遗  诗歌  梅尧臣  误收  研究成果 
描述:明刊本<临川先生文集>是根据南宋绍兴十年(1140)詹大和刻本覆刻的,它保存了宋刻本的原貌,诞生年代较早,搜集又相对齐全,所以是学界公认的善本.
校园文化建设应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校园文化的育人
作者:赵景辉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  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 
描述: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德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开展德育工作,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培养
高校图书馆应是基于知识的生态化组织
作者:李志杰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生态化组织  生态化组织  生态机能  生态机能  学习  学习  进化  进化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 
描述: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基本特征及生态化组织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并就如何将高校图书馆建成生态化组织进行了探讨。
世宦祠与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改革家  江西省  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  东乡县  临川 
描述:仍居住着一支王安石家族的后裔。
人文中国
作者:暂无 来源:社会工作(理论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积贫积弱  全盘改革  社会贫困化  宋代  临川  江西  文学家  宋仁宗  思想家 
描述:贫积弱的局势,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由于深得神宗赏
晏几道生卒年之质疑
作者:唐红卫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生卒年  《文学遗产》  复印件  记载  宗谱  临川  考证 
描述:自从涂木水根据《东南晏氏重修宗谱·临川沙河世系》(简称《晏氏宗谱》)的记载提出晏几道生于公元1038年,卒于公元1110年(《关于晏几道的生卒年和排行》,见《文学遗产》1997年第1期)后,晏几道
墨池为由,实在“劝学”:析曾巩《墨池记》
作者:朱庆和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风格特色  劝学  作者  书法  遗迹  选题  临川  委婉含蓄  平实 
描述:曾巩《墨池记》借状写墨池为由,其实质在于劝学。本文体现出作者为文从容平实、委婉严谨的风格特色。全文选题虽小,意旨宏大,因事说理,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文昌桥上晒文章(B1)
作者:徐江宁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 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昌桥  文章  汤显祖  历史文化底蕴  知府  临川  彰显  上联  作者  写作 
描述:点评在一般人眼中,历史通常是枯燥乏味的,然而本文作者却将一段历史逸事叙述得妙趣横生,让人读来不忍释卷。更妙的是,整篇文章又与晒这一话题契合,充分彰显了作者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写作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