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宋代的四六文
-
作者:曾枣庄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六文 西昆体 欧阳修 宋四六 北宋古文运动 四六话 《四库全书总目》 古文家 南宋后期 王安石
-
描述:论宋代的四六文
-
汪藻及其四六文研究
-
作者:施懿超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六文 宋四六 文化研究 王安石 宋代 舍人 生平 二十年 特色 张邦昌
-
描述:汪藻四六文"游乎苏、王之间",可谓"集大成"者:一方面承继苏轼的散体四六行云流水的风格,语言明畅,气机灵动,自然流畅;另一方面又承继王安石四六"谨四六之体"的做法,製作得体,对仗工整,不出四六文写作
-
流丽稳贴又典重得体的李刘四六文
-
作者:施懿超 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刘 四六文 流丽稳贴 典重得体
-
描述:势
-
刘壎的四六文思想与创作
-
作者:刘建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壎 四六 标准 创作
-
描述:四六文是骈文的通行别称,魏晋时期甚为流行,到了两宋仍风头不减。宋末元初的刘壎,是工于四六的一位名家,他在《隐居通议》中专列"骈俪"三卷,评价前人的四六文创作,提出了自己的判断标准。刘壎自己也有
-
汪藻文集及其四六文存佚
-
作者:施懿超 来源:文献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六文 汪藻 存佚 文集 自然流畅 集大成 王安石 高水平 承继 写作
-
描述:渡之际,可谓发展到极致,在汪藻手中,用骈体写作公文已到了游刃有余的地步,其制诰代言之文尤其出色。汪藻四六文已跻身于宋代四六文最高水平之列。
-
骈文与王铚的《四六话》
-
作者:钟仕伦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六话 四六文 骈文 钓台 张巡 基本句式 诗赋 庾信 王安石 传统审美意识
-
描述:句为基本句式,
-
以古文为四六:欧阳修对宋四六的开创之功
-
作者:施懿超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六文 古文 文化研究 宋四六 宋代 革新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校勘 创作
-
描述:常常避而不谈。事实上,欧阳修对宋
-
宋代上梁文初探
-
作者:松田佳子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代 初探 文天祥 四六文 皇帝 修建 结束部分 七言 房屋
-
描述:盖俗体也。……"又清吴曾祺《文体刍言》云:"宋以后此体屡见,文
-
“荊公体”别解
-
作者:劉成國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别解 杜甫 创作 胡茄十八拍 文化研究 四六文 唐人 宋人 绝句
-
描述:一般认为,"荆公体"是针对王安石后期的诗歌风格而言。它的诗歌载体主要是以绝句为主,艺术风格上则寓悲壮于闲淡,雅丽精绝,脱去流俗,锻炼精巧等等。近些年东,也有学者从王安石的诗艺发展、政治生涯、晚年心态、思想转变等等方面追溯"荆公体"形成的原因。一些流行的文学史著作也接受了他们的
-
崇仁意外发现李刘族谱其系南宋四六文代表作家
-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图杨跃雄赵迎宪
晚报讯新春伊始,崇仁县《七彩崇仁》电视系列片摄制组在该县桃园乡游坊村拍片时,意外发现南宋四六文代表作家李刘的族谱及其后裔。
李刘(公元1175年—?),字公甫,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