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
按年份分组
2012
(1)
2005
(1)
1997
(1)
1990
(1)
按来源分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1)
法律适用
(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善恶
目的意义
唯物主义
善恶由习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善恶报应】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论王安石的人性观
作者:
刘文波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性
性情
善恶
描述:
社會的消極色彩。
论
报应
、
报应
的制约与一般预防:兼论一般预防不应是刑罚目的
作者:
韦临
流銮
来源:
法律适用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一般预防
刑罚目的
预防犯罪
罪刑相应
刑法理论
公平与正义
特殊预防
思维定势
目的意义
罪刑关系
描述:
就在于将犯罪者所承受的刑罚描述为罪犯自身罪过与行为的反致,也就是将刑罚的发动在因果论意义上归罪犯自己。我国刑法理论“罪刑相应”的原则,实质上就是
报应
观念的直观昭示。“犯多大的罪,便判多重的刑,重罪重
“性无
善恶
论”历史过程述评
作者:
徐北东
崔文臣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性思想
人性理论
人性问题
龚自珍
自然属性
人性论
王安石
人性
善恶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描述:
"性无
善恶
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人性理论派别之一。本文通过对这一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的有益探索,论述了它在趋于合理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局限。同时,对它所包含的合理因素也给以正确的评价。
论王安石“
善恶
由习”人性论的理论渊源及其内容
作者:
欧阳辉纯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善恶
由习
人性论
描述:
开拓了新的境界,因而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