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1)
报纸(5)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0)
地方文献 (5)
宗教集要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3(2)
2012(4)
2007(2)
2005(3)
2004(3)
2003(3)
2001(1)
1996(1)
1993(1)
1987(1)
按来源分组
艺术百家(2)
写作(1)
当代作家评论(1)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北大荒日报(1)
月读(1)
小读者(1)
文艺研究(1)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冲突之比较
作者:乔丽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抽象环境  抽象环境  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  意志  意志  行动  行动  “情”与“理”  “情”与“理” 
描述:《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剧的情节都是围绕着自由爱情与封建势力的戏剧冲突展开,在“情”与“理”的矛盾中发展,主人公的自由意志通过自觉行动表现出来。但主人公所处的规定情境不同,戏剧冲突在规定情境
林黛玉听戏及其他--《审美与意志之思考》读后谈片
作者:周述成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黛玉  审美心理定势  审美心理活动  审美活动  意志活动  审美经验  心理功能  审美心理结构  《牡丹亭》  审美对象 
描述:文对林黛玉听戏的论
要有自强不息的坚韧意志——杰出少年应具备的优秀品质之九
作者:杨适天 杨逸凡  来源:小读者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少年  品质  困境  坚强意志  成功者  杰出  困难  王安石  杜荀鹤  君子 
描述:不自强而成功者,天下未之有也。——(汉)刘安男儿立身须自强。——(唐)李颀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君子之道,始于自强不息。——(宋)王安石君子自强,永不意必。——鲁迅
真性情乃本色
作者:刘永濂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泰州学派  社会文化思想  《四声猿》    《南词叙录》  弘扬民族文化  百姓日用  学术著作  《牡丹亭》  美学观 
描述:真性情乃本色——《徐渭三辨》读后刘永濂市场是个大舞台。各行各业为了生存与发展,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出版业当然也不例外。试看今日文化市场上的各种读物,花花绿绿,光怪陆离,真可说大宇宙、小
上善若水,夫不争
作者:黄国荣  来源:月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  王安石  道德经  司马光  苏轼  品格  最高境界  自然作用  文学家  太皇太后 
描述:愿放弃高贵显赫的位置而屈居众人不愿待的卑下之处,所以它的品格与道十分接近。
《牡丹亭》将拍美版MV
作者:暂无 来源:北大荒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牡丹亭,伤感弥漫,且让有情人,爱恨纠缠,牡丹亭,光阴寸断,都说是痴情难,一去不复还……”这首《牡丹亭》由著名青年歌唱家王喆演唱,军艺音乐系教授、著名作曲家栾凯先生作曲。一经推出深受听众、网友的喜爱,可以说是80后、90后对民歌重新认识并热衷的新创之举。据悉,“民歌中国风”概念是王喆与其团队司麦澳
论汤显祖的“情”文学观
作者:左其福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文学观  文学观 
描述:传统的文学情感论提升到了“情”论的高度,倡“情”文学观。同时,他对文学情 感生发的主体性原则、文学情感的审美表现,以及情感内容与形式规范之关系等诸多理论问 题也都有独到的看法
汤显祖的情论艺术观
作者:李克和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曲论  情论 
描述:汤显祖的情论艺术观将“情”提到了本体论的哲学高度,认为情是“性乎天机”的存在,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是戏曲艺术的生命。这对于反击道学家歪曲戏曲本质、将戏曲变成理学的传声筒是非常有力的,对于探讨
汤显祖的“情”文学观
作者:左其福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文学观    本体性  主体性 
描述:及情感内容与形式规范之关系等诸多理论问题都提出了独到的看法 ,从而构建起了比较完整的文学理念。
王英琦:遗失中的寻找者
作者:孙郁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我意识  历史与现实  王英琦  李清照  人性  人格  有限性  现象界  意志  自审意识 
描述:她的作品,不知怎么,我竟想起了李清照、石评梅两位才女来.中国的女子散文,冰心可以说是颇有代表性的.在温馨之中说着爱,道着友情,真是富有东方的柔意.可中国的女人,向来很少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