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若青”应是“唐若英”
-
作者:潇凡 来源:中国收藏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话剧 艺术形式 唐 爱好者 收藏
-
描述:《中国收藏》6月号的《百年话剧那些被尘封的记忆》留给我深刻的印象。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话剧爱好者,对话剧这种艺术形式颇倾心。今年是中国话剧诞生一百周年,在众多纪念形式中,贵刊能从收藏的角度话百年话剧,真可谓让人眼前一亮,别具特色。[第一段]
-
印刷传媒与宋诗之新变自得:兼论唐人别集之雕印与宋诗之典范追寻
-
作者:張高評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雕版印刷 宋代士人 唐人 宋人 本文化 宋诗 王安石 唐宋 文集 雕印
-
描述:一、宋代雕版印刷之繁荣与印本文化之形成《后汉书》卷七十八《蔡伦传》称:蔡侯纸未发明之前,书写工具"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基于传播与文化目的,于是蔡伦改良造纸技术,而发明纸张。相较于缣帛与竹简,纸张在书写、阅读、典藏、携带方
-
并于吕南公的两首咏物诗
-
作者:霍静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南公 吕南公 咏物诗 咏物诗 宋诗 宋诗
-
描述:咏物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门类,诗人以描摹事物来寄托自身感情。本文就吕南公的两首作品来体味宋代咏物诗的特征。
-
王安石咏史诗研究
-
作者:叶锦凤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咏史诗 宋诗 古代文学
-
描述:的目标。因此,在咏史诗中称颂了专心治学,不受利禄影响的汉儒。对于王安石来说,...
-
关于吕南公的两首咏物诗
-
作者:霍静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南公 咏物诗 宋诗
-
描述:咏物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门类,诗人以描摹事物来寄托自身感情。本文就吕南公的两首作品来体味宋代咏物诗的特征。
-
浅析宋诗与唐诗的风格差异
-
作者:虞尚元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诗 唐宋诗歌 风格差异 黄庭坚 创新发展 宋代诗人 丰腴 苏轼 比较分析 王安石
-
描述:唐诗与宋诗,它们本是一脉相承的,从整个诗史来看,宋诗正是唐诗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又存在很大差异,宋诗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在其基础上变革、创新发展起来的。本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唐宋诗歌的差异
-
《唐史十二讲》
-
作者:李洪超 来源:书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史研究 《文史探微》 中国历史 文史专家 断代史 黄永年 唐代 编排
-
描述: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兴盛时期,一部唐史也成为大有可读的断代史。著名文史专家黄永年先生对唐史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本书由黄先生亲自选定篇目,收入散见于《文史探微》、《文史存稿》、《学苑零拾》等几种著述中
-
略论《唐六典》的编纂特色
-
作者:徐适端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六典 周礼 设官分职 自注 会典体
-
描述:互为经纬、动态记载一代典制的崭新记述方法,为后世典制专著创造性地运用自注作出了良好的范式;该书在历史编纂学上有着明显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
《鲁论》、《齐论》比《古论》出现得早——与唐明贵先生商榷
-
作者:乂田 来源: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论》 《齐论》 《古论》 出现 次序
-
描述:称,但无名而实存的《鲁论》、《齐论》比《古论》出现得早。
-
孙诒让与“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残卷
-
作者:李海英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孙诒让 残卷 唐写本 《周礼正义》 《墨子间诂》 《契文举例》 学术著作
-
描述:部》残卷的辨伪上可以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