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01)
报纸
(22)
图书
(2)
会议论文
(1)
学位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6)
地方文献
(8)
宗教集要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3
(13)
2012
(13)
2011
(16)
2008
(10)
2004
(1)
1997
(5)
1996
(7)
1991
(3)
1990
(5)
1989
(4)
按来源分组
丝绸之路
(2)
浙江社会科学
(1)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全国新书目
(1)
名作欣赏:鉴赏版
(1)
课外语文(初中)
(1)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
语文天地:初中版
(1)
水利天地
(1)
相关搜索词
唐宋诗词
《梅花》
唐宋
士大夫
“四梦”诗作倾向
因时而异
80年代
成纪
川东地区
女子
人物
元代
成都武侯祠
商榷
小令
王安石
古代诗人
禅学
唐诗
唐宋时期
唐顺之
唐宋之际
在线交流
作者
复古
传记
《泊船瓜州》
变法者
唐朝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唐宋诗人】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诗人
与梅
作者:
袁爱新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人
《梅花》
王安石
清新
高洁
情思
描述: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大概因为她总是凌霜傲雪、独自开放的缘故吧,梅,以清新脱俗、孤傲高洁的品格赢得了不少
诗人
的钟爱。他们或寻梅、或探梅、或访梅,写下了
论汤显祖的
诗人
本色和“四梦”的诗作特征
作者:
俞为民
来源: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诗人
诗人
“四梦”诗作倾向
“四梦”诗作倾向
描述:
《纳书楹四梦全谱》、钮少雅的《格正还魂记词调》、《缀白裘》所收的艺人改本,皆为"四梦"在舞台上的演出与流传作出了贡献。
诗人
不是在写他自己:答吴炯十二问
作者:
潞潞
来源:
名作欣赏:鉴赏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人
80年代
朦胧诗
描述:
吴炯(以下简称吴):您是出道很早的
诗人
,上世纪80年代初我读大学的时候就读过您的诗,感觉您和"朦胧诗"是一代人,你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朦胧诗"对您有什么影响?
真假大
诗人
(上)
作者:
吴婧
贰咪兵团
来源:
中国少年儿童(小记者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人
真假
管理工作
管理员
王安石
黑土
石头
户籍
描述:
王石头从黑土县衙门口走出来,头顶上笼罩着一朵巨大的乌云。刚才,户籍管理员无情地拒绝了他的改名申请。“别逗了!就我们黑土县,和王安石同名同姓的就有803个,你还要改名叫‘王安石’,不是存心给我们户籍管理工作添乱嘛!快走快走!”一想起管理员那一脸不耐烦的表情,王石头就胸闷气短腿抽筋。
诗家句语特点谈
作者:
宁松夫
来源:
写作:高级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人
王安石
概念
诗论
描述:
诗家语的命题自《
诗人
玉屑》卷六提到北宋王安石说出“诗家语”以来,至今已将近千载,但在诗论史上对诗家语进行探讨的文字可谓凤毛麟角,偶尔提及“诗家语”这个概念的亦极为罕见。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诗家语
农民
诗人
王英
作者:
吴远道
来源:
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民
诗人
王英
诗魂
描述:
漾漾丝雨别蕲春,浠水相交初识君。细读先生烟雨集,芬芳泥土化诗魂。
诗人
幸会在宣南
作者:
张宝申
来源:
北京档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宣南诗社
黄爵滋
历史文脉
林则徐
蒋士铨
江左三大家
钱谦益
编辑出版
文化品牌
龚自珍
描述:
数年前,原宣武区作协成立了"宣南诗社",不定期编辑出版《宣南诗刊》,吸引了京城许多
诗人
参加。笔者亦应邀参加过"陶然亭菊花诗会"、"法源寺丁香诗会"等活动。宣南诗社承袭了宣南的历史文脉,成为京城
诗人
“天下士”与“岳阳楼”:魏允贞《岳阳楼》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诗词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岳阳楼》
下士
万历年间
洞庭湖
诗人
阳城
虞集
描述:
自从岳阳楼峙立于岳阳城西洞庭湖畔之后,它就像一道永恒的试题。不少
诗人
前来登临,纷纷交出他们的答卷,希图一显身手。明万历年间的魏允贞,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在魏允贞吟咏岳阳楼之前,且不说不满百年的元
二○一○年宋辽夏金文化研究论著目录
作者:
王蓉貴
来源:
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宋代文化
古籍出版
出版社
古代法制
北宋前期
纪念文集
季报
唐宋
王安石
描述:
二○一○年宋辽夏金文化研究论著目录
握笔抗战的
诗人
将军陈孝威
作者:
李景端
来源:
世纪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抗战
天文台
将军
罗斯福
郑孝胥
丘吉尔
国民党
蒋介石
香港
辛亥革命
描述:
名将军的有刘峙、熊式辉、刘文辉、陶峙岳等。陈孝威曾参与辛亥革命的镇江起义,北伐期间指挥兰封战役,大败敌军十万人,名震黄河两岸,还随白崇禧部参加过浙沪战事。他深谙兵法,治军严谨,有“六不将军”之誉,先后任笫七军参谋长,中将旅长,直隶泰宁镇守使等职。1926年他镇守泰宁期间,绥靖地方,疏浚水利,颇得民心,当地军民曾筑“捧日台”以志其功。 北伐成功后,他与上司意见不合,得罪了蒋介石,被迫退出军界,卜居天津从事文职工作,同时师从福州同乡、同光体诗先辈郑孝胥学诗,颇有进展。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曾一度南下香港任职于广西银行。“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出于救国救亡热情,曾向国民党当局请缨出战抗日,但遭拒绝。抗战前夕,他又入陆军大学深造,但终因不容于当局,无由再上前线。陈孝威自感报国无门,遂决意“投枪从文”,转向文坛,走向握笔抗日救亡的道路。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