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若青”应是“若英”
作者:潇凡  来源:中国收藏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话剧  艺术形式    爱好者  收藏 
描述:《中国收藏》6月号的《百年话剧那些被尘封的记忆》留给我深刻的印象。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话剧爱好者,对话剧这种艺术形式颇倾心。今年是中国话剧诞生一百周年,在众多纪念形式中,贵刊能从收藏的角度话百年话剧,真可谓让人眼前一亮,别具特色。[第一段]
送张民归青州序
作者:欧阳修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州  《周礼》      习俗 
描述:予读《周礼》至于教民兴学、选贤命士之法,未尝不辍而叹息,以谓三代之际,士岂能素贤哉!当其王道备而习俗成,仁义礼乐达于学,孝慈友悌达于家,居有教养之渐,进有爵禄之劝,苟一不勉,
刘绍:“野史馆长”
作者:暂无 来源:今传媒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馆长  野史  中国近现代史    1921年  学者 
描述:刘绍(1921年—2000年),著名中国近现代史权威学者。原名宗向。生于辽宁锦县,祖籍河北芦台。九一八事变后,刘绍流亡山东、上海、南京,抗战胜利后入西南联大,复员后分由北大毕业。1950年由香港
颜真卿书麻姑山仙坛记
作者:  颜真卿书 《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编  来源:文物出版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楷书  碑帖 
描述:颜真卿书麻姑山仙坛记
汴京与宋词
作者:董浩麟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汴京  宋词  周邦彦  王安石变法  柳永  都市文化  政治斗争  都市生活  《念奴娇·赤壁怀古》  欧阳修 
描述:汴京与宋词董浩麟汴京(今河南开封),自开国至宋都南迁百余年,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的存在和发展,左右着北宋词人乃至影响到南宋词人的创作,使宋词较前代有极大的发展与变化,成为宋代
纤细的宋词
作者:张贵强  来源:飞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词境  李清照  主题选择  纤细  晏几道  相思  原型意象  情感  柳永 
描述:一、词境狭窄宋词数量巨大,主题选择上难免重复,因而沿袭他人题材者多。每每于溪桥柳畔吟唱别词离曲则局限于樽前马下: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我读宋词
作者:李亚伟  来源:红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晏几道  宋词  张先  宋江  宋朝  苏轼  北宋  知识分子  皇帝 
描述: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这位学生就是范仲淹。 第二年,范仲淹考中进士去了开封,在满目春花中吃御赐的宴席,见到了年近50的真宗皇帝。 范仲淹生于989年,江苏吴县人,中了进士后在安徽广德一带做过法官(司理参军,从九品),亳州一代做过检察官(集庆军节度推官,此官也可以说是幕僚),还在江苏东台做过盐官。当了近十年基层的干部后,终于坐上了江苏兴化县令,此时他已34岁,才刚娶妻。36岁那年,范仲淹生了一子,属晚婚晚育,同年被调入汴京做了大理寺臣,当官起步也显稍晚。这一年却是双喜临门。 1028年经晏殊推荐,范仲淹荣升秘阁校理,他的办公室在京师宫城的崇文殿中。也就是说,实际上做了皇上的秘书。这个位子,是中国历代官员腾达的起点,但也常常是倒霉的捷径。 范仲淹到了皇帝面前,就开始不断发光,离皇帝太近,光发勤了容易升迁也容易遭贬,范仲淹仿佛是古代官员中最经得起折腾的人,一生升贬不断。
浅析宋词中的“怀才不遇”情结
作者:赖怡静  来源:消费导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怀才不遇  晏殊  辛弃疾 
描述:抱负,他们的作品中也透露出怀才不遇的愤懑。本文试从两首宋词分析谈起,探索词人怀才不遇情结。
怎样读有关宋词的书籍
作者:万云骏 赵山林  来源:文献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吴文英  周邦彦  辛弃疾  阅读欣赏能力  人间词话  词律  王沂孙  史达祖  晏几道 
描述:在我国诗歌领域里,词是一种极富特色的诗歌形式,它到今天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词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作家,数以万计的词作,还有一大批词话,不在少数的词律、词谱、词韵。一般阅读词的书籍,总是从唐宋开始。但这方面的
宋词举隅(四)
作者:王运生  来源: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繁荣景象  王安石  宋词  中国文学史  柳永  宋人笔记  圭璋  北宋中后期  进士  作者 
描述:三变与其二兄三接同年举进士,称“柳氏三绝”),永是后来应举而改的名;字者卿,福建崇安人。因为他做的官小,只是定海县一个盐场的盐官和屯田员外郎之类下级小吏,所以《宋史》无传,不可能知道他更多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