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唐伯虎题诗治尿闭
作者:潘春华  来源: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伯虎  中医药  牡丹亭  小儿  三笑  书法  绘画  传说  偏方  风流 
描述:说起唐伯虎,可谓妇孺皆知。"唐伯虎点秋香"、"三笑"、"三约牡丹亭"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然而,人们更多知道的是他"风流才子"的一面,如传说他不仅才华横溢,擅长书法与绘画,而且还熟谙偏方,通晓中医药
茶亦醉人何必酒 茗能香我不须花:漫谈中国传统茶文化
作者:皮晓燕  来源:课外阅读(中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伯虎  境界  中国茶文化 
描述: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背景和雅俗共赏的文化品位。从茶史渊源到品茶论道,寄寓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伦理观念和艺术理想。她的内涵,已成为科学、哲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其审美观念上表现为对“味”与“和”.的追求。
笑不笑由你:新编滑稽戏《三约牡丹亭·点秋香》
作者:施逸丰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滑稽戏  牡丹亭  唐伯虎  《三笑》  娱乐性  可看性  主题意义  风流才子  新编  大团圆结尾 
描述:导演。该剧讲述了一个古老而又广为人知的故事:风流才子唐伯虎
苏州印象
作者:车前子  来源:华夏人文地理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香樟树  木刻年画  昆曲  苏州人  “闲”  苏州市  《牡丹亭》  闲话  艺术个性  唐伯虎 
描述:苏州闲话 我一直以为,地方性的“性”,更多的部分是被方言所决定的。 苏州人在话的前面加一“闲”字,闲话闲话,苏州闲话,这个“闲”字极有底蕴,读一点古文旧诗的都
孔爱萍:以昆曲抒情
作者:静思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桃花扇》  昆曲艺术  中国昆曲  赵五娘  《长生殿》  《风筝误》  江苏省  唐伯虎  中国昆剧 
描述:你以昆曲抒情忽而《长生殿》里与王对饮忽而《断桥》之上与君别离或曼舞水袖疾步《牡丹亭》人生长路或颦笑自如走进《唐伯虎传奇》之中时而,你潜心品味《桃花扇》摇曳的精彩以及《赵五娘》的幽怨声声……无论大幕开
孔爱萍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苏省  演员  中国戏剧  戏剧学校  中国昆剧  长生殿  牡丹亭  副院长  唐伯虎  赵五娘 
描述:花赠剑》、《渔家乐》、《幽闺记·踏伞》、《唐伯虎传奇》、《桃花扇》、《赵五娘》、《风筝误》等。曾获首届中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兰花最佳表演奖。
作文中的故事,故事中的作文
作者:孙祥虎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  唐伯虎  故事  骆驼  墙角  朱自清  赵佶  王安石  梅花  孔雀 
描述:请画相通,古今一理,为诗为画为文,古今珍闻甚多,如花丛,如绿洲,采摘一二,稍加品味,即启迪无穷。
学写作“警句”明写作道理
作者:王芳  来源:中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句  《聊斋志异》  唐伯虎  语言特色  王安石  锤炼语言  口头语言  写作教学  修改文章  作文水平 
描述:学写作“警句”明写作道理
以诗出谜,趣味无穷
作者:常青  来源:老人天地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刻苦学习  民族英雄  于谦  石灰窑  烧石灰  王安石  明代  唐伯虎  情感  焚烧 
描述:后,于谦为了试试两个书童的智力,让他们根据诗意,去采购一点。一个书童以为是喻书的;另一个以
豫章遗梦(二篇)
作者:付淳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昌  历史  曾巩  唐伯虎  居住  庭院  地方  春秋  创作  观音 
描述:子固路的背影总是觉得这条路既无情调也无美景,它应该不是那种人见人爱的巷陌。因为它朴素的脸庞上有太多的沟壑与伤痂,岁月在这条绵延的路上铺洒上太多颓废的色彩,街谈巷语间流露着平凡乃至庸野。可是但凡对老南昌有一些印象的人,都不会忘记它的名字——子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