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王英琦的散文创作
作者:王树森  来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理  自我超越  求真悟道 
描述:论王英琦的散文创作
诗赞酒色财气
作者:张雨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苏东坡  相国寺  幽默诙谐  宋神宗  大学士  王安石  宋朝  禅师  哲理 
描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不少酒色财气诗。这些诗幽默诙谐,富含哲理,读来妙趣横生,兴味无穷。宋朝时,大学士苏东坡经常和好友佛印禅师谈论诗文。有一次,他们在相国寺说起酒、色、财、气这个话题时,两人的意见发生了
少年晏殊:诚实的力量
作者:高广平  来源:小读者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少年  宋真宗  文学家  政治家  词作  北宋  科举考试  哲理  传诵 
描述: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词作娴雅婉丽、饱含哲理,最有名的当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至今还被人们所传诵。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跨文化传播的意义
作者:胡丽娜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昆曲  昆曲  青春版  青春版  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 
描述:的审美准则,为当下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临川四梦”集结上演的文化意义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文化意义  《上海戏剧》  上海昆剧团  汤显祖  戏剧家  发展史  文章 
描述:有着非同一般的文化意义
朱熹与陆九渊易学论争的理学文化意义
作者:张勇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易学  修养功夫  儒学道统 
描述:易学是宋代思想家展开思想交流的公共话语.南宋朱熹与陆九渊的易学论争足理学阵营内的思想讨论.朱陆的易学论争,既表现了二人修养功夫进路,也就是功夫与本体关系的分歧,又体现了程朱理学与陆氏心学对儒学本真精神--道统的体认分野.朱陆二人的易学分歧最终指向的是程朱学派与心学学派不同的政治原则.
李觏人口思想的基本特征及时代意义
作者:李文琴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北宋社会  北宋社会  人口思想  人口思想  Li  Li  Gou  Gou  society  society  in  in  North  North  Song  Song  Dynasty  Dynasty  population  population  thinking  thinking 
描述:代特征.
《牡丹亭》的象征思维及其戏曲史意义
作者:谢雍君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象征思维  戏曲史  象征意蕴  思维方式  生存环境  象征手法  柳梦梅 
描述:引言当我们梳理关于《牡丹亭》内涵之种种时,发现剧情中有许多不符常情常理之处。比如,杜丽娘随父母在南安生活3年,居然不知自己居住的太守府后有一大花园,而丫鬟春香偶尔一次出恭,即发现有这等一个所在(《闺塾》);再如,杜丽娘
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道德哲学意义
作者:吴凡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即理”  道德哲学 
描述:地揭示了道德本性不是他律而是自律,不是制裁而是自愿,它是推动人们道德行为选择与践履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一种精神力量。
《周礼》祭祀系统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作者:林素英  来源:齐鲁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祭祀系统  原始社会  三代文化  月令  思想史意义 
描述:的重要历程。本文依据考古资料,说明《周礼》之祭祀系统乃上承原始社会之祭祀活动而来,主要透过天神、地示(祇)以及人鬼三系并立之祭祀系统以展现其意义,再透过《周礼》祭祀系统与《月令》之结合发展,深究岁时礼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