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意象:品味诗歌的钥匙
作者:赵海英  来源:辅导员(教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意象  钥匙  品味  情与景  胡应麟 
描述:古人讲: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而这情与景的结合,便构成了诗歌的意境。明代胡应麟曾云:”占诗之妙,专求意象。”因此,要准确而深刻地领会诗歌的情感、意旨.首选当从诗歌的意象着手。
品味时光——晏殊《浣溪纱》(一曲新词)的另一种读法
作者:高圣峰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赠卫八处士》  读法  新词  晏殊  品味  《短歌行》  《满江红》  文学作品 
描述:可留"(《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云》);
品味张大复
作者:李国文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复  周作人  晚明文人  汤显祖  中国作家  钱钟书  梅花  十三年  文学思想  晚明文学 
描述:熟声律,但不精通文史,下笔不了;一般文人,学问可以,对剧场艺术,却未必能通其门径而登堂入室,
詹贤忠:穿越中西“品味”真
作者:暂无 来源:闽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詹贤忠:穿越中西“品味”真
领导干部的身份观——品味贾士东②
作者:邓随新  来源:现代质量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党员领导干部  身份地位  排顺序  《周礼》  中国古代  当今社会  人民群众  失身份  高尚的人 
描述:自己看作是个平常人,不摆架子,不玩“深沉”。说他十分看中身份,是因为他一言一行都严格按照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品味问题
作者:李忠敏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学生  朗读法  语言  文本  陆九渊  语文教学  乡愁  作者  情感  济南 
描述:宋代大儒陆九渊曾说过:"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其所说的"涵咏工夫"即是对语言的品味。我们都知道文本其实就是语言的艺术,好的文本中的一字、一句都值得我们反复咀嚼,深入品味。在此
观赏国标舞品味《牡丹亭》 开元湖音乐喷泉表演<
作者:暂无 来源:洛阳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 李岚 今天,这两项表演您可不要错过:白天,您可观赏时代感鲜明的全国旅游城市国标舞公开赛;晚上,您可品味古典的大型舞剧《牡丹亭》。观赏完舞剧,您若还觉得不过瘾,就到洛阳歌剧院附近的开元湖逛逛
具有学术品味的论著:评王英志《性灵派研究》
作者:云瀑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袁枚  性灵派  《性灵派研究》  学术品位 
描述:《性灵派研究》是一部展示真正学术品味的著作:其一具体展出了性灵派的总体风貌,雄辩地证明性灵派在诗学史上是个巨大存在,不可忽视;其二深入探讨了性灵派的诗学体系,首次对性灵派成员进行了全方位的考究、辨析
同是咏“鱼” 寓意不同——品味两首咏“鱼”诗
作者:傅望华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鱼“诗  寓意  王安石  《鱼儿》  白居易  《涧中鱼》  文学评论 
描述:意蕴,借“鱼”说理的深刻寄寓。
品味流年的惆怅美——晏殊《浣溪沙》探美
作者:陈西洁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浣溪沙  惆怅美 
描述:晏殊的词作没有关乎国家兴亡的重大题材,没有慷慨激昂的豪情抒发,他的《珠玉词》闪耀出的是一种诗意的生命之光,是对人生价值进行“诗意”思考的艺术结晶。其为人称道的小令《浣溪沙》在平常的生活场景中,触发对人生、对生命的忧思,体现出感伤深沉的惆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