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晏几道《小山》的纯情特质和抒情特色
作者:张映光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小山  《小山  纯情  纯情  抒情  抒情 
描述:将婉约"哀以思"、"婉而深"的特点推到极处。
跨越时空的不解情结:二晏“痴情”、“惆怅”意绪论:[晏殊
作者:黄南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中国  宋代 
描述:跨越时空的不解情结:二晏“痴情”、“惆怅”意绪论:[晏殊
论杜甫的画诗
作者:胡守仁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画马  画人  王安石  人物画  丈人  盛衰之感  玄宗  黄庭坚  水障 
描述:水等。但人则附于山水画或松画之中,也有兼画人马的。先论述画鹰,共有三篇,其一为《画鹰》:
论李觏的史诗
作者:王春庭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史诗  李觏史诗  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  康国济民  康国济民 
描述:李觏的史诗,并非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与现实政治紧密相连,渗透了诗人沉重的忧患意识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其旨在康国济民,为北宋统治者提供殷鉴。
王安石咏史刍议
作者:刘水根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咏史  怀古咏史  词人  《南乡子》  现实意义  借古喻今  保守派  王安石变法  政治家 
描述:王安石咏史刍议□刘水根王安石历来不以作称著于文坛,然而他的,尤其是咏史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却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王安石的咏史共有3首(一说4首),即《桂枝香》(登临送目)、《南乡子
论晏殊的意象
作者:高国藩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意象艺术  《破阵子》  燕子  《珠玉  踏莎行  清平乐  玉楼春  浣溪沙  梁上燕 
描述:论晏殊的意象高国藩晏殊是北宋初期家的开山祖。他所处的时代去五代不远,也就决定了他的上承的婉约风格,但他的摆脱了猥俗、脂腻的不良风,形成了自己高雅含蓄、温婉秀洁的特色。作为北宋首位词人
简论晏殊的积极因素
作者:李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积极因素  江西  欧阳修  北宋词  《珠玉  艺术手法  作品  艺术价值  审美情趣 
描述: 晏殊是我国北宋词坛上一位影响较大的“宰相词人”,他与欧阳修齐名,曾有“翔双鹄于交衢,驭二龙于天路”的美称。以他们为代表的“江西派”的创作,遂开北宋之“正宗风”。正如冯煦所说:“晏同叔去五代未远
略论王安石在史上的地位
作者:熊大权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菩萨蛮  金陵怀古  集句词  的发展  咏史  词数  北宋  平野 
描述:,王安石的数量虽少,但却有其显著特色和不容忽视的成就。对待王安石,固不应系名
论南宋三家和清真
作者:马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千里  杨泽民  陈允平    清真 
描述:南宋方千里、杨泽民、陈允平三家的和清真是南宋词坛尊奉清真的典型代表,其堪为清真规范律之功的可信参照,可供了解清真的审音用字之法,并勘正清真传刻中的舛误,也是家在实际创作中接受清真的直观
论晏几道对晏殊的继承与超越
作者:傅义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晏殊  《小山  主体精神  木兰花  浣溪沙  《白雨斋词话》  《珠玉  身世之感  继承与超越 
描述:论晏几道对晏殊的继承与超越□傅义北宋晏殊、晏几道父子并以享盛名,然评论家亦颇有轩轻,多以为小晏胜大晏。如周济曰:“晏氏父子仍步温韦,小晏精力尤胜”(《介存斋论杂著》)陈廷焯云:“晏小山工于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