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953)
报纸
(315)
图书
(125)
学位论文
(98)
会议论文
(5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28)
地方文献
(55)
宗教集要
(20)
非遗保护
(16)
地方风物
(16)
红色文化
(7)
才乡教育
(6)
按年份分组
2013
(116)
2011
(148)
2010
(145)
2009
(132)
2004
(59)
2002
(47)
1989
(41)
1980
(14)
1960
(13)
1935
(9)
按来源分组
乡镇论坛
(2)
知识窗
(2)
当代职校生
(2)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2)
青少年日记
(1)
公民与法治
(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
(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
(1)
青春期健康
(1)
陕西省地方政务研究会月刊
(1)
相关搜索词
周礼
大跃进
农业
伦理
唐宋
情
亨利A华莱士
奴隶社会
王安石变法
吏治
初学记
周礼耀
唐代诗人
制置三司条例司
国语
天官
常乐
法家思想
孔子
译文
研究
社会生产力
丧葬礼
《周礼》注
商调
商品管理
威仪
戏剧
汉书·艺文志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周礼司稼掌以年之上下出敛法即汉常平仓所仿今欲买榖填仓是否宜】搜索到相关结果
47
条
论美国新政“
常平仓
计划”受王安石经济思想的影响:兼与卜德先
作者:
李超民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亨利A华莱士
常平仓
青苗法
“
常平仓
计划”
描述:
通过史实的发掘和比较发现 ,大萧条期间华莱士执行的“
常平仓
计划”的思想原型是王安石变法的青苗法和市易
法
,当时的商品信贷公司和剩余商品救济公司就是根据青苗法和市易
法
建立的。由此证明 ,卜德
周礼
与华夏民族习惯法初探
作者:
刘翠萍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惯法
周礼
成文法
描述:
本文通过对我国习惯法研究的现状、传统法学理论面临的困境及习惯法本质特征的探析,通过对周札的广泛性特征、周札道德与
法
的双重性质以及
周礼
与成文法之间的对抗的考究,发现
周礼
是在夏商之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以人
法
天的理想国纲领:《
周礼
》
作者:
彭林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周礼
》
礼学
治国方案
中国
国家典制
思想内容
描述:
歆奏请,《周官》被列入学官,并更名为《
周礼
》。东汉末,经学
《
周礼
》成书年代研究方法论及推论
作者:
张国安
来源:
江苏文史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中国
古代史
西周时代
描述:
《
周礼
》成书年代研究方法论及推论
从
周礼
与基督教看中国与西欧历史的走向
作者:
杨正香
来源: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基督教
西欧
描述:
家的形成
论王安石对宋代
常平仓
的改革及影响
作者:
马玉臣
郭九灵
来源: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代
常平仓
制度
改革
历史影响
管理制度
收入来源
支出方式
运作机制
工赈
描述:
常平仓
是古代一重要仓储,王安石变法前未能很好地发挥其社会调控之实效。因之,王安石对其收入来源、支出方式、管理制度和运作办法等,进行了一番大胆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基本上克服了
常平仓
原有的弊端,促进了社会
《
周礼
》双音节名物词词源义探求举隅
作者:
刘兴均
来源: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合成名物词
结构类型
词源义
描述:
义的凝固及其命名之由
周礼
中的「人民」
作者:
赖祥蔚
来源:
华冈社科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周官
周朝
西周
周公
人民
权利
义务
城邦
编户齐民
王安石
描述:
周礼
中的「人民」
《
周礼
》名物词贮存的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思维模式
作者:
刘兴均
来源:
东方丛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
词汇
古代
周礼
思维
模式
描述:
名物词作为具体特定物的名称是客观实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把主观感觉到的客体形象经过思维的类化处理,借助有声语言外显出来的结果,因而它就带有意识或精神的印记。语言是有民族性的,语言的民族性表现在它鲜明地表现了民族的精神。正如洪堡特指出的:“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
《鲁颂·驷》篇与
周礼
的关系及其文化意义
作者:
姚小鸥
来源:
文学遗产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国
周礼
春秋时期
出土文献
军事力量
文化意义
复兴
主旨
成就
辨析
描述:
本文通过对传统文献与出土文献的辨析,指出《鲁颂》中《駉》篇的主旨在于歌颂鲁僖公振兴鲁国军事力量的活动及其成就,并指出这是春秋时期鲁国复兴“
周礼
”的重要内容,从而证明《鲁颂》当为《颂》诗一部的根据所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