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76)
图书
(49)
学位论文
(15)
报纸
(12)
会议论文
(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52)
地方文献
(5)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
(40)
2012
(16)
2011
(12)
2010
(12)
2009
(12)
2008
(13)
2006
(16)
2005
(8)
2003
(8)
1995
(6)
按来源分组
其它
(49)
周易研究
(4)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
华夏文化
(1)
社科纵横
(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齐鲁书社
(1)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
东方出版社
(1)
人民日报出版社
(1)
相关搜索词
通俗读物
研究
文集
周易
国语
《易》学
《系辞》
人类
周秦文化
李觏
唐长安
天人合一
《陆九渊集·语录》
六经注我
注译本
王安石
《西厢记》
《周易》
朱熹
“六经注我
文学创作
孔颖达
孟子
直接影响
存目
神农
子机
外圆内方
周礼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周易注】搜索到相关结果
12
条
走进
周易
周易
文化通俗解读
作者:
艾光明
来源: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周易
周易
通俗读物
通俗读物
描述:
本书内容包括:
周易
的起源、
周易
的发展、
周易
的应用、
周易
的智慧、
周易
的分支、周易与现代科学、周易与现代管理、
周易
的智慧等。
周易
文化通俗谈
作者:
杨宪卿
来源:
人民日报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周易
周易
通俗读物
通俗读物
描述:
周易
文化通俗谈
《
周易
郑康成
注
》
作者:
郑振峰
来源: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周易
注
》
《易》学
王应麟
集大成
郑玄
王弼
郑
注
描述:
《
周易
郑康成
注
》一卷,郑玄
注
,王应麟辑。郑玄初从第五元先受京氏《易》,又从马融受费氏《易》,故其学出入于两家之间,其所撰《
周易
注
》堪称两汉《易》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魏晋以后,与王弼《
周易
注
》并立国学
论李觏的吉凶观
作者:
崔伟
来源: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删定易图序论》
《删定易图序论》
吉凶观
吉凶观
周易
周易
五行
五行
描述:
人"之"人"是指为天之所为的圣人,圣人起着榫接天人的不可或缺之作用。
对教材所
注
“《临江仙》词意画”的质疑
作者:
孙延喜
来源: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江仙》
词意
教材
质疑
唐诗宋词
高中语文
晏几道
教科书
描述:
《临江仙》词意画”的小注。但画中是一位女子独立,与整篇词意不符合。在这首词之后选这幅画,这对学生理解全词产生了障碍。 这首词独立的当是抒情主人公即词人。从事理上分析,作者思念一位飘零的歌女,但情人已不知去向,那独立的只能是自己。从词的内容看,作者怀着浓浓的相思,做了一个相见的梦,梦后回到现实,情人已人去楼空
王安石《老子
注
》著作年代考
作者:
张建民
来源:
兰台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老子
注
》
著作年代
描述:
作为研究王安石思想重要资料的《老子
注
》至今没有一个著作时间界定,影响着对王氏学术的评价与对北宋学术的真切认识。据考证,王氏《老子
注
》既不是作于嘉祐年间,也不是作于元丰年间,而应为王氏作于治平熙宁之际
陆九渊心学诠释学思想辨析:从“六经
注
我”与“我
注
六经”谈起
作者:
彭启福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诠释学
心学
六经
注
我
描述:
九渊心学诠释学的德性优先主义立场。
黄希武:情
注
禾苗暖千秋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大荒日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2004年,襄河农场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时年65岁的退休干部、原农场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黄希武,受聘担任驻会副主任。他先后被评为农垦总局和管理局先进个人,关工委也被评为管理局先进集体。 黄希武在关工委内部建立了严格的请示汇报制度,坚持每半年向党委会系统汇报一次,每月向主管领导汇报
李壁《王荆公诗
注
》的诗学批评
作者:
何泽棠
来源: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壁
王安石诗
诗歌注释
诗学批评
创作方法
描述:
效果进行点评,从而揭示了王安石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李壁《王荆公诗
注
》与“以史证诗”
作者:
何泽棠
来源:
长江学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壁
王安石诗
诗歌注释
以史证诗
描述:
节,解释了用"赋"、用"比兴"、用典等各类诗句的意义。李壁还考证了部分诗歌的创作时间,并由此推证了诗意。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