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简弼、刘开扬关于评论伯夷叔齐的来稿辑要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子 刘开 王安石 武王 吕氏春秋 孔子 评论 庄子 人民日报 完全正
-
描述:和启发,有点意见,也想谈一谈。
-
夷洲非“夷州”辨
-
作者:陈孔立 来源: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海 《三国志》 《后汉书》 行政建置 三国时期 《太平寰宇记》 《资治通鉴》 地方行政制度 会稽郡 综合新闻版
-
描述:夷洲非“夷州”辨
-
伯夷的公案
-
作者:金性尧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愈 八十年代 王安石 欲说还休 钱伯城 孟子 文王 武王 札记 激发
-
描述:这篇小文,八十年代以来就想写的,却一直是左顾右盼,欲说还休。最近读了《中华文史论丛》第52期钱伯城兄《读韩札记》中的论韩愈的《伯夷颂》一文,又激发了我的宿愿。钱文中说:此文由于受到颂非其人,韩愈这篇
-
中国东北与古代东北夷
-
作者:傅朗云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北夷 中国东北地区 高句丽 野人女真 《周礼》 历史民族 北太平洋 《山海经》 肃慎 《淮南子》
-
描述:为幽州、辽东、薄州、隐土。《山海经》有“东北海”,即《列子》中的“北海”,今渤海湾。其“北”其“外”有“不咸山”,有“肃慎氏之国”,记述了另一个座标“不咸山”即长白山。
-
析伯夷、叔齐——读韩愈的《伯夷颂》和王安石的《伯夷论》
-
作者:郑析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迁 周武王 商王朝 奴隶主 劳动人民 王安石 功德 公元 韩愈 周王朝
-
描述:夷、叔齐的吹捧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只不过是始于孔老二的历代反动儒
-
四夷乐官与夷夏之辨——《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夷”乐官 夷夏之辨 中国 文化
-
描述:周代宫廷设立四夷乐官与夷夏观念有关。夷夏本非族称,其称谓源于古老的贡纳制度。夷夏之辨只是以斗极崇拜为根据的传统中国观念或天下观念的反映,它喻示了礼乐因袭的传统及中国文化多元熔铸的基本模式。
-
吕绳振诗选
-
作者:吕绳振 来源:诗歌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夜雨 相山 农家 汉武 田园 气压 客船 金陵 农舍 祁连
-
描述:育栋梁。 华元卫宋祚,范迁守渔阳。 哭师秦蹇叔,弄琴晋嵇康。 陈胜克铚邑,曹操设囤仓。 桓谭新论显,刘伶酒德彰。 悬车薛长卿,孝庐夏侯详。 丹青数戴逵,天文推武亢。 遗存盈县域,才俊灿星光。 鉴古知兴替,察今谋安邦。 吾侪效先哲,后辈仿贤良。 智勇萧曹第,仁义孔孟堂。 为官忧黎元,执法正纪纲。 腐败乃祸水,廉政若金汤。 兴业重科教,惠农齐城乡。 百姓享太平,盛世当颂扬。 故里镌碑志,钩沉献诗章。 故乡四季 春 碧草如茵承翠华,韶光无限是农家。 庭院楼台盈紫气,水岸桃李焕烟霞。
-
吕惠卿研究
-
作者:郭尚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吕惠卿 北宋文学 王安石变法 诗歌创作
-
描述:吕惠卿研究
-
吕南公研究
-
作者:于飞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吕南公 年谱 生平 思想 文学作品
-
描述:石、曾巩、李觏等对于吕南公性格塑造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吕南公在文学理论上有精辟的见解和造诣,提出“言以道为主,而文以言为主”的“文道”观,强调“文不可以不工”,虽然是以儒家的思想伦理为基础,但对于道持
-
论吕祖谦
-
作者:潘富恩 施昌东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祖谦 永嘉学派 朱熹 陆九渊 客观唯心主义 经世致用 主观唯心主义 理学家 唯物主义观点 哲学思想
-
描述:举(陈傅良)、陈同甫(陈亮)二人之学问而一之”,从而自成一个学派——“吕学”,在当时的思想界颇有影响。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