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政府应是节俭潮流的领引者
作者:陈守义  来源:中国政协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奢侈品市场  潮流  节俭  政府  摩根士丹利  传统美德  生活方式  中国人  消费者  分析师 
描述: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克莱尔·肯特预计: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最终将达到一亿人,会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奢侈品市场,因为“中国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一个从来都以“勤俭”为传统美德而自豪的民族,何以一下成了“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近日,读到的一篇题为《暴发户式的生活方式该抛弃了》的时评,对此作了一番解释。
值得深入研究的心学潮流
作者:张岱年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主观唯心论  陈白沙  王阳明  心外无物  杨慈湖  陆象山  中国哲学史  发展演变  主体性 
描述:值得深入研究的心学潮流张岱年北宋中期,二程讲学洛阳,提出“天者理也”,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明道(程颢)又说“只心便是天”,于是将天与理与心统一起来,表现了主观唯心论的倾向。伊川(程颐)论儒佛的异同
争创名志应是续志的努力方向
作者:黄培森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续志工作  方志事业  地方  潮流  生机  生存  拓展  空间  顺应  精神产品 
描述:现在不少地方已陆续开展续志工作,我们认为争创名志应是续志的努力方向。方志事业与其它事业一样,与其它企业一样,与其它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一样,只有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在当今世界和中国各种激烈竞争中,才可能拓展更好的生存、更大发展的空间和前景,方志事业应该顺应这一历
“远虑近忧”皆可抛
作者:黎明中  来源:企业经济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系列改革  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经济  孙中山  王安石  康有为  全面改革  古今中外  大包干  潮流 
描述:而语,它的性质、目的、内容和形式迥然不同,它归根结底是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必定受到全党上下、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但能不能说我们的改革就没有阻力了呢?不能。某些同志思想上存在“怕”字就是一例。有些人囿于老框框、私圈圈,面对改革,“远虑近忧”。远虑者,身揣“本本”,抱残守缺,怕越雷池。比如农村实行大包干
宴会改革杂话
作者:李秀松  来源:商讯商业经济文荟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宴会  改革  食品  客人  市政府  竹席  广州  菜肴  周礼  潮流 
描述:筵席,陈尊俎,列笾豆。”后
谈徐芳的散文
作者:王蒙  来源:海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  写作  自恋  文字  气氛  潮流  神经  环境  执著  清白 
描述:最近我读到徐芳的一些散文。我觉得在一个浮躁的环境里,在一种张扬的气氛下,在一股作秀、炒作的潮流中难得有徐芳的,看似平易的其实是雅致的写作。她的文章,细微而不琐碎,清白而不粗浅,敏感而不神经,执著而不
词与曲的分与
作者:张宏生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辫体  明清之际  牡丹亭 
描述:现。王士旗本人在对《倚声初集》中所选录的作品进行评价时,也非常称赞词与《牡丹亭》所发生的种种联系。这说明,王士禛和他的同时代人,虽然具有辩体的迫切性,但长期的惯性和操作标准的不确定性,也就使得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因而提醒我们要进入文学史的过程中来进行讨论。
苏东坡在
作者:周家干 周謇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坡  荔枝  雷州半岛    王安石  龙眼  南流江  唐宋八大家  清乐  宦途坎坷 
描述:琼州海峡天水相连,巨浪滔天。一艘木帆在海面上颠簸着驶向雷州半岛。舱内一灯如豆,一个头戴方巾身穿微服,年约65岁的老人,危坐灯下,一面捋着胡子,一面翻看着一部手稿。老人身旁的一个青年,倦睡如泥,时而发出阵阵鼾声。舱外睡着一条乌嘴黄狗。老人将书稿翻到最后...
王阳明的心学与美学
作者:安民  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美学思想  心学  中国传统美学  陈白沙  心理学  心理美学  陆九渊  《传习录》  人格美 
描述:;接受孟子及禅学的影响;大兴于宋、明;以宋·陆象山、明·王阳明为其代表。王阳明‘心学’的特色是以心为宇宙的本体,以心为一身之主宰:“众理众德皆摄归于心;做人、立身、处事的工夫,当求诸心。”所以他说:“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曰:‘人心惟危,道心唯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详见《尚书》)此心学之源也。”[《传习录》(上)]早于王阳明之前的明代陈白沙(1428—1500)说:“为学当求诸心,必得所谓‘虚明静一’为之主。徐(从容地)取古人紧要文字读之,庶能有所契合,不为影响依附,以陷于徇外自欺之弊。此‘心学’法门也。”(《白沙集》)陈白沙所说的:“为学当求诸心义,得应明静一为之主”,这是宋明心学的做圣之功,而达到人格美的高度修养。“当求诸心,虚明静一”这八字,是陈白沙与王阳明的心学要领,这里明显地有着禅学之烙...
以情格理 生死以之——从杜丽娘看《牡丹亭》反映的时代潮流
作者:刘瑞昌  来源: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描述:对杜丽娘性格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洞悉《牡丹亭》反映的时代潮流,即反抗封建制度,反抗封建礼教,反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要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幸福和理想生活的巨大的叛逆潮流